[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4685.1 | 申请日: | 201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媛媛;张涛;余延顺;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传热隔板 间接蒸发冷却器 间接蒸发冷却 间接蒸发制冷 本实用新型 干空气通道 热电制冷器 制冷空调 复合制冷系统 温湿度传感器 湿空气通道 温度传感器 单元串联 工作性能 间接蒸发 连接组合 气候条件 依次连接 优化匹配 运行工况 制冷能力 变工况 入口处 潮湿 调控 | ||
1.一种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湿空气通道(101)、第一传热隔板(102)、第一热电制冷器(103)、第二传热隔板(104)、干空气通道(105)、第三传热隔板(118)、第二热电制冷器(119)、第四传热隔板(120)依次连接组合成一个热电/间接蒸发制冷单元,再由N个热电/间接蒸发制冷单元串联连接组合成热电/间接蒸发冷却器(112);
在热电/间接蒸发冷却器(112)的干空气通道(105)入口处设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14)以及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115);
在热电/间接蒸发冷却器(112)的湿空气通道(101)出口处设置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16),热电/间接蒸发冷却器(112)的第一热电制冷器(103)和第二热电制冷器(119)电路干路连接电流表(117);
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14)、温度传感器(115)、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16)、电流表(117)与控制器(1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热电/间接蒸发制冷单元内,第一热电制冷器(103)的冷端通过第二传热隔板(104)与干空气通道(105)相连,第二热电制冷器(119)的冷端通过第三传热隔板(118)与干空气通道(105)相连;第一热电制冷器(103)的热端通过第一传热隔板(102)与湿空气通道(101)相连,第二热电制冷器(119)的热端通过第四传热隔板(120)与湿空气通道(101)相连;
所述第一热电制冷器(103)和第二热电制冷器(119)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第一风机(106)设置在干空气通道(105)入口处,第二风机(107)设置在湿空气通道(101)出口处,控制器(113)与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07)、变频水泵(109)分别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热电/间接蒸发冷却器(112)上方设置有布水器(111),下方设置有水箱(108),变频水泵(109)分别与布水器(111)、水箱(108)连接,在变频水泵(109)与布水器(111)之间连接流量调节阀(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46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禽用水帘式降温设备
- 下一篇:可移动毛细管帘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