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门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6579.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4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刘静静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门 垃圾收集装置 第一侧壁 本实用新型 固定支架 踏板 垃圾孔 盒体 盒体外侧壁 电梯井道 二次污染 盒体顶部 轿厢平台 透明材料 观察窗 轿架 托架 承接 组装 垃圾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轿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处在轿门踏板下方的盒体以及连接在盒体外侧壁与轿架底部的固定支架,所述轿门踏板带有垃圾孔,所述盒体顶部开放且承接在垃圾孔的下方。所述盒体的其中一侧壁为朝向电梯井道的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的一部分区域采用透明材料作为观察窗。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在第一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轿门垃圾收集装置,便于与轿厢平台以及托架等进行组装,避免轿门垃圾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门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设计中,轿门垃圾通过轿门踏板上开设的垃圾孔直接落入井道中,轿门垃圾主要包括细小粉尘和颗粒,不仅在底坑内堆积,在洒落过程中还可能落在下厅门层导轨表面,或卡入轿厢下部的零部件中,对电梯运行造成影响和危害。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92455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梯轿门防污染护脚板,包括:轿门踏板、限位杆和轿门护脚板,轿门护脚板的中部设有垃圾箱,轿门踏板上开设有漏沙孔,轿门垃圾通过漏沙孔落入垃圾箱内。电梯平层时,垃圾箱自动伸出来,封闭层门与轿门之间的空隙。
上述装置解决了部分轿门垃圾的收集,但是也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垃圾箱未完全封闭,护脚板上开有缺口,在使用过程中,垃圾可能溢出,造成二次污染;
(2)护脚板上的缺口影响了护脚板的强度和完整性;
(3)对于非门区轿门踏板以及轿门踏板槽内的垃圾没有收集功能;
(4)收集的垃圾不易被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门垃圾收集装置,便于与轿厢平台以及托架等进行组装,避免轿门垃圾的二次污染。
一种轿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处在轿门踏板下方的盒体以及连接在盒体外侧壁与轿架底部的固定支架,所述轿门踏板带有垃圾孔,所述盒体顶部开放且承接在垃圾孔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盒体仅顶部开放且承接在垃圾孔下方,轿门垃圾经由垃圾孔落入盒体中后,被盒体有效收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所述轿门踏板也即地坎对垃圾进行初次过滤,仅有较小颗粒的物体落入盒体中,并在盒体内累积。
盒体外侧壁通过固定支架与轿架底部连接,盒体与固定支架,以及固定支架与轿架底部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理垃圾。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其中一侧壁为朝向电梯井道的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的一部分区域采用透明材料作为观察窗。
所述贯穿窗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底部,便于观察盒体内的垃圾存量,以便及时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在第一侧壁上。为了提高强度,所述固定支架可以采用加强筋,以提高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具有与第一侧壁相对布置的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由轿厢护脚板兼做。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互平行,二者之间为垃圾收集区域。
作为优选,沿轿门踏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盒体包括中部的盛装区、以及位于盛装区两侧的收集区,所述盛装区的底部低于收集区的底部,收集区的底部倾斜设置,且越邻近盛装区的位置高度越低。
收集区的底部倾斜设置,将垃圾导向进入盛装区内。
作为优选,所述盛装区的长度与轿厢开门的幅宽相适应。盛装区对应开门区域,也即轿厢垃圾产生最多的区域,收集区对应非开门区域,以全方位收集垃圾。
作为优选,在各收集区远离盛装区的一侧具有向上延伸与轿门踏板相应侧端部相贴的封头。通过封头阻止垃圾溢出,造成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6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梯防火门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式甩车场托轮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