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8526.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卢羽平;窦向贤;姜媛媛;何兰;唐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周边缝 面板堆石坝 止水结构 中段 水利水电工程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面板 混凝土施工 变形能力 防渗体系 防渗性能 变形的 大变形 高水头 能力强 深基坑 正反向 强震 多层 趾板 大坝 河谷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应缝变形能力更强的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该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包括处于混凝土面板与大坝趾板之间的周边缝,以及顶部止水、中部止水和底部止水;所述周边缝包括呈V字形的缝顶部、以及缝中段和缝底部;顶部止水、中部止水和底部止水分别设置在缝顶部、缝中段和缝底部。该周边缝止水结构形成有多层防渗体系,使其具有优良的防渗性能,适应缝变形的能力强,并且施工简便,不会与混凝土施工工序相干扰,能有效适应强震区、窄河谷、深基坑的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大变形、正反向高水头的止水要求,止水效果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中,接缝止水是薄弱环节。其中,周边缝位于面板和趾板这两种变形性质相差较大的分界面上,在高压水和坝体自重的作用下,存在张开、下沉、剪切三向接缝位移等风险,工作条件最差,是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可能漏水的主要部位。因此,周边缝的止水结构设计是该坝型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高面板坝的周边缝结构通常在缝底部设铜止水带,在缝顶部设置塑性填料或无黏性填料,另外还可在缝中部设置橡胶、PVC止水或铜止水带,或不设中间止水而在顶部同时设塑性填料和无黏性填料两道止水。
工程实践表明,现有的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对于100m级的面板坝基本是适用的,但也需要改进和完善。不论是国内国外,高面板坝的接缝止水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都存在由于接缝止水破坏,例如:中部止水带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容易被比较大的周边缝三向位移剪坏或撕坏、与混凝土脱离,又例如:底部F型铜片在承载后易与混凝土脱开产生应力释放,易产生绕渗,易导致的较大渗漏,致使大坝无法正常运行。
特别是对于强震区、窄河谷、深基坑的超高面板堆石坝,由于坝体受力条件复杂,周边缝承受正、反向水头压力高,周边缝的变形规律及位移量可能比理论计算值更为不利,若采用现有的周边缝止水结构,其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周边缝大变形存在更大的渗漏风险,不满足大坝安全运行的要求,需要寻找新的止水结构解决方案,以确保工程渗控体系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缝变形能力更强的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结构,包括处于混凝土面板与大坝趾板之间的周边缝,以及顶部止水、中部止水和底部止水;所述周边缝包括呈V字形的缝顶部、以及缝中段和缝底部;
所述顶部止水包括顶部止水圆棒、波形止水带、塑性填料部和防渗盖片,所述顶部止水圆棒设置在缝顶部内,所述波形止水带位于顶部止水圆棒的上侧并沿周边缝的周向布设,波形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面板和大坝趾板连接,所述塑性填料部设置在波形止水带的上侧,所述防渗盖片覆盖设置在塑性填料部上;
所述底部止水包括W型铜止水片,所述W型铜止水片的中间鼻形部嵌入缝底部内,W型铜止水片的左翼嵌入在大坝趾板内,W型铜止水片的右翼设于混凝土面板的下侧,且右翼的上翘部嵌入混凝土面板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波形止水带为波形橡胶止水带。
进一步的是,所述缝中段内设有止水安装孔,所述中部止水包括设置在止水安装孔内的中间止水棒。
进一步的是,所述止水安装孔为圆形孔,所述中间止水棒为与止水安装孔相匹配的圆形棒。
进一步的是,所述顶部止水圆棒和中间止水棒均由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缝中段的空隙中嵌有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W型铜止水片的左翼和右翼中均设置有止水条。
进一步的是,所述右翼的下侧设置有沥青砂浆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8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