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环境舱法VOC散发背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1663.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洪伟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舱 吸风口 散发 本实用新型 汽车内饰件 背景控制 净化装置 通风装置 风机 管控 活性炭空气过滤器 粉尘过滤器 控制系统 前后连接 通风管道 有效实现 净化 乘用车 供应商 满意度 车内 整车 室内 指南 调控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环境舱法VOC散发背景控制系统,包括净化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前后连接的活性炭空气过滤器和粉尘过滤器;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和吸风口,风机和吸风口通过通风管道连接,吸风口设于净化室内。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处理后,空气得到了时时净化和调控,即环境舱法VOC的散发背景得到极大的改善,能配合OEM有效管控各级供应商的VOC散发水平,从而有效实现对于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协助相关企业实现符合即将出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环境舱法VOC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汽车的内饰是影响顾客购买意向的主导因素之一。消费者们除了要考察内饰的外观效果(如新颖的设计、颜色的搭配和柔软的触感)外,出于安全和健康的考虑,他们也非常关注内饰部件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研究表明,来自内饰部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内饰部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是烷烃、烯烃、芳烃、乙醛或酮类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沸点通常在50~260℃的范围之内。当气温达到一定高度时,这些挥发性物质就会释放出来,有些会形成雾翳关凝结在前挡风玻璃上,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有些则产生令人不舒服的气味,甚至引起头疼、干咳和过敏等不适反应,从而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基于上述原因,有关车内VOC的排放问题已引起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高度关注,相关的法律规范也陆续出台。
为了保证整车车内的空气质量符合GB/T27630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对汽车内饰零部件及其材料的VOC含量进行检测和控制,这项检测工作主要包括采样和样品分析两个步骤。汽车内饰零部件及材料VOC含量分析的采样方法一般有5种,包括:采样袋法、环境舱法、顶空法、热解析法和甲醛挥发法。其中环境舱法由于其与实车真实状态比较接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环境舱法的试验空间是一个体积为(1±0.05)m3的密闭空间,内部装有调节空气均匀度的装置和样品支架。为了调节空气交换率,试验箱体上安装有进气管和排气管。使用试验气体(丙烷)和氮气对火焰离子探测仪进行校准,压缩空气需经过湿度调节装置以规定的湿度通入检测舱。
该方法有以下优点:
1)环境舱法测试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气流交换,因此更加符合实车实际使用时的真实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环境舱法可以实时监测舱内总的VOC含量水平,能够研究零部件的VOC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该方法除了可以检测苯烃类和醛酮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外,还可以进行雾化检测;
4)采样舱的内表面材料需要采用既不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也不会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不锈钢材料。
VOC内饰件环境舱法测试引自欧洲汽车行业的相关技术,从测试技术上是相对成熟的。但欧洲的整体大气环境条件要优于国内的水平,因此在引入该技术的同时,配套的背景控制系统技术没有现成完善的体系可供参考。需要在国内进行自主开发、材料选择、安装调配、验收监测等多道环节把控,确保环境舱法这个先进的测试技术能在国内落地执行。
该方法由于在测试过程中存在舱内外的气流交换,因此对舱外环境背景要求极其严格。舱外环境背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样品的测试结果,因此,设计一套舱外环境背景控制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VOC本底值,就变得异常的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1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SF6气体环境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烟气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