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床输血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2804.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允标 |
主分类号: | A61M5/155 | 分类号: | A61M5/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血 挤压 膨胀 加压 滑槽 加压装置 固定圈 通气管 固定片 中心轴 气泵 中心轴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 血液 接线口 伸入孔 吊环 血袋 残留 医护 灵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临床输血加压装置,包括输血主体,包括输血主体,在输血主体前侧设有加压挤压滑槽,加压挤压滑槽内设有挤压中心轴固定片,挤压中心轴固定片上设有中心轴固定孔,输血主体后侧设有膨胀挤压滑槽,膨胀挤压滑槽内设有膨胀通气管固定圈,膨胀通气管固定圈内设有膨胀通气管伸入孔,输血主体上侧设有输血吊环,输血主体后侧与膨胀气泵连接,膨胀气泵右侧设有接线口,输血主体右侧设有输血固定圈。该临床输血加压装置使用灵活简便,不在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持的挤压加压,进行加压输血的过程中保证输血速度平稳,通过从底部依次向前部进行挤压加压,使血袋内在进行输血后残留的血液较少,减少血液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输血装置,特别是涉及临床输血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输血的方式是由患者当前情况而定的,输血的方式大多也是较常见的方式,如加压输血、加氧输血和置换输血等,在手术过程中当患者出现了急性大出血时,为尽快的补足血容量、恢复血压、保证中药脏器的供血,同时提供血液止血成分,在不污染且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加压输血,通常进行加压输血的方式为手持挤压血袋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进行挤压加压时需要耗费较多的体力,且血袋内残留剩余的血量较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临床输血加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该装置能够灵活的对血袋进行挤压加压输血,能够短时间内快速的将血液输送到体内保证生命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输血主体,在输血主体前侧设有加压挤压滑槽,加压挤压滑槽内设有挤压中心轴固定片,挤压中心轴固定片上设有中心轴固定孔,输血主体后侧设有膨胀挤压滑槽,膨胀挤压滑槽内设有膨胀通气管固定圈,膨胀通气管固定圈内设有膨胀通气管伸入孔,输血主体上侧设有输血吊环,输血主体后侧与膨胀气泵连接,膨胀气泵右侧设有接线口,输血主体右侧设有输血固定圈,输血固定圈内侧设有输血管固定管,输血管固定管上设有输血管伸出口,输血主体内壁上侧设有输血挤压板;
输血主体内设有挤压中心轴,挤压中心轴穿过挤压滚轴上的润滑口进行固定,挤压滚轴与膨胀挤压曲形板连接,膨胀挤压曲形板与膨胀挤压主体连接,膨胀挤压主体是由多组膨胀挤压囊组成,膨胀挤压囊前侧设有挤压弹性内拉线,挤压弹性内拉线右侧设有末端固定圈,挤压弹性内拉线左侧设有支撑固定卡,膨胀挤压囊上设有弹性支撑伸张条,膨胀挤压主体后侧设有膨胀进气口,膨胀进气口内设有膨胀进气管,膨胀进气管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内设有连通口,膨胀气泵上侧设有加压控制按钮。
较佳地,所述膨胀气泵上的加压控制按钮为内嵌式。
较佳地,所述中心轴固定孔使挤压中心轴在输血主体内挤压时保持稳定状态。
较佳地,所述输血管固定管的直立能够维持在进行加压输血时血袋底部不受挤压弯曲。
较佳地,所述膨胀挤压囊的空间大小从左往右依次递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临床输血加压装置使用灵活简便,无需医务人员进行手持挤压加压,进行加压输血的过程中保证输血速度平稳,通过从底部依次向前部进行挤压加压,使血袋内在进行输血后残留的血液较少,减少血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膨胀挤压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允标,未经张允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2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