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油墨品质的丝网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3351.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文峰 |
主分类号: | B41F15/08 | 分类号: | B41F15/08;B41F1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系统 丝网印刷机 喷头 控制系统 油墨品质 液体管 油水 本实用新型 液体容器 印刷设备 可调节 油墨 连通 开口朝下 前端设置 丝网印版 丝网印刷 丝印产品 外部气源 雾化方式 雾化状态 总进气管 刮墨刀 下端口 支架 气压 指向 存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油墨品质的丝网印刷机,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包括丝网印刷机本体,尤其在丝网印刷机本体安装刮墨刀的支架上设置有喷雾系统,喷雾系统前端设置有喷头,喷头开口朝下指向丝网印版,可不定时地以雾化状态将开油水喷在喷头下方的油墨上。喷雾系统通过管路与控制系统连通,控制系统上设置有总进气管端口,通过外部气源向控制系统提供气压。喷雾系统上设置有进液体管端口,通过进液体管端口与液体容器上设置的下端口连通,液体容器存储开油水,将开油水通过进液体管输送至喷雾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微量多次的雾化方式对丝网印刷中的油墨进行品质调节,确保油墨品质前后如一,无需停止印刷设备,提高了丝印产品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机,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油墨品质的丝网印刷机,属于印刷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涂墨板刮墨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墨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墨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刮墨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丝网印刷具有色彩鲜艳、保存期长、交货快的优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家电面板、陶瓷、玻璃面板、金属制品、墙砖、地砖、塑胶制品的印刷普遍采用丝网印刷方式。
但是在印刷过程中,因为油墨暴露在开放或半封闭(时而封闭时而敞开)状态下,油墨中的稀释剂、溶剂等易挥发成分容易挥发,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油墨浓度逐步变大,所以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时的添加开油水(油墨稀释剂)对油墨浓度进行调节,而在添加开油水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稀释剂时因添加量无法精确控制,且搅拌不均匀等原因,会导致油墨品质不稳定,其后果是印刷品上产生油线、重影、字迹模糊、印字浓度深浅不一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丝印产品的质量。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行业内人士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案,如:
公开号为20180031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墨浓度控制系统,其整体悬挂于支架上,包括溶液瓶、控制阀门和导液管,溶液瓶通过导液管与油墨斗连接,两者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控制阀门,使溶液瓶内所装的稀释剂以限定的流量连续流入油墨斗中。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导液管中流入油墨斗中的稀释剂不能快速均匀地分散在油墨斗中的油墨中,不利于保持油墨斗中各个位置油墨品质的一致性。
公开号为20591580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墨浓度控制点滴装置,包括点滴瓶、进液管及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印字机一侧,所述支架上端设置点滴瓶,所述点滴瓶上端设置可旋转的盖子,所述点滴瓶下侧设置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包括密封接头相连的中间送液管和末端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点滴瓶交接处设置阀门开关。这种方案的缺陷同样在于稀释剂不能快速均匀地分散在油墨中,不利于保持油墨品质的一致性。
公开号为20209810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线印字油墨浓度控制装置,设置于电线生产线的印字机中,用于控制印字油墨的浓度,印字机包括装有油墨的油墨盒,电线印字油墨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封闭溶剂盒、一端与封闭溶剂盒内相连通的导管、设置在导管上的控制阀,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油墨盒的上方,封闭溶剂盒中盛有稀释剂,当控制阀打开时,稀释剂可经导管滴入到油墨盒内的油墨中。这种方案的缺陷同样在于稀释剂不能快速均匀地分散在油墨中,不利于保持油墨品质的一致性。
上述三种技术方案的共同缺陷在于添加到油墨中的稀释剂不能微量、快速、均匀地分布在油墨中、时间不可控制,需要通过搅拌、振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油墨浓度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文峰,未经邹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3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印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