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烟雾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3976.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赛;徐兴中;许正昊;赵海洋;陈琦铭;杨波;何光荣;张小龙;成群林;李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69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输液系统 无线接收模块 可远程控制 烟雾发生器 发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 无线发射模块 场景渲染 发射模块 结构简化 输出端 输入端 安防 指令 消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烟雾发生器,包括:控制模块、发烟装置、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其中:发烟装置、输液系统均与控制模块相连,输液系统的输出端与发烟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还与无线接收模块相连,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限发射模块指令,交由控制模块判断执行,以控制输液系统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结构简化、更安全可靠的烟雾发生器,适用于安防、消防、场景渲染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烟雾发生器。
背景技术
烟雾发生器是一种将烟雾剂加热汽化成烟雾并喷射出来的装置,可应用于安防、消防、场景渲染等领域。现有的烟雾发生器的控制方式依赖于固定的地点,不能通过无线的形式进行灵活的远程控制,存在局限性。现有的一些烟雾发生器构成较为复杂,造成成本高。另外,现有的烟雾发生器,其加热元件是电热管,其嵌入在蓄热块中,若损坏需报废整个蓄热块,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烟雾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烟雾发生器,包括:控制模块、发烟装置、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其中:发烟装置、输液系统均与控制模块相连,输液系统的输出端与发烟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还与无线接收模块相连,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限发射模块指令,交由控制模块判断执行,以控制输液系统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发烟装置包括蓄热块、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热保护开关、保温层,蓄热块通过电加热元件加热,温度传感器、热保护开关设置在蓄热块上,保温层包覆在蓄热块外部。
优选的,所述输液系统包括电磁泵、单向阀、烟雾剂桶和烟雾剂,烟雾剂存放于烟雾剂桶内,烟雾剂桶通过电磁泵、单向阀与发烟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元件,数量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蓄热块表面或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元件为云母加热片、陶瓷加热片或电热管。
优选的,所述蓄热块,其内部有流道,流道通过机加工或毛细金属管埋铸形成。
优选的,所述蓄热块,其材料是比热容高、热导率高的金属。
优选的,所述蓄热块,其材料为铝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烟雾剂由醇类物质和水组成。
本实用新型专利工作时,烟雾剂桶通过管路连接电磁泵的进口,电磁泵出口连接单向阀进口,单向阀出口连接蓄热块流道的进口。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电加热元件加热,直至蓄热块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当蓄热块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后再次启动加热。控制模块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用户终端或服务器端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电磁泵的启动和关闭,从而控制电磁泵抽取烟雾剂进入蓄热块,烟雾剂受热汽化形成白色烟雾,从蓄热块喷口喷射出来,单向阀保护电磁泵免受烟雾压力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实现远程控制功能,从而更为快速、灵活的对烟雾发生器进行控制。
2、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系统,其中设置有单向阀,电磁泵可以抽取烟雾剂通过单向阀,但烟雾剂在蓄热块中受热汽化产生的较大压力不会冲击电磁泵,保护电磁泵免受损坏。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加热元件为云母加热片、陶瓷加热片或电热管,其具有功率高、寿命长、绝缘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池、逆变器、烟雾油容器检测开关,但增加了热保护开关,提高了安全性,蓄热块使用密度较低、比热容较高的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3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