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涵洞节段安装机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4232.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2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东;赵徐祥;付浩;贾鹏;刘朵;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洞 节段 钢板 升降移动装置 水平对齐 外螺纹管 机具 微调 预制 水平方向距离 水平方向位置 本实用新型 便于安装 活动连接 移动微调 重复利用 对齐 钢棒 拼装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涵洞节段安装机具,包括:钢板1、水平对齐装置4和至少两个升降移动装置5;所述钢板1纵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钢棒2,横向一侧设置有外螺纹管3;所述升降移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钢板1下方,用于两涵洞垂直方向高度与水平方向位置的微调;所述水平对齐装置4与任两个移动微调装置的所述外螺纹管3活动连接,用于两涵洞水平方向距离的微调。使用本方案,能够实现对涵洞节段之间的快速准确的拼装对齐,且便于安装、施工便捷、固定牢靠,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造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涵洞节段安装机具。
背景技术
涵洞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涵洞多采用预制拼装,在工厂中提前预制成结构尺寸不相同的节段,然后再运至现场拼装施工。但是用此方法,对于施工中涵洞节段之间的拼装很难对齐,从而导致添加预应力筋、灌浆时出现跑浆以及增加后期施工难度,因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工时、增加成本。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发明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预制涵洞节段安装机具,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涵洞节段安装机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涵洞节段安装机具,包括每个预制混凝土构件对应的移动微调装置,包括:钢板、水平对齐装置和至少两个升降移动装置; 所述钢板纵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钢棒,横向一侧设置有外螺纹管;所述升降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钢板下方,用于两涵洞垂直方向高度与水平方向位置的微调;所述水平对齐装置与任两个移动微调装置的所述外螺纹管活动连接,用于两涵洞水平方向距离的微调。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钢板固定连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对齐装置为可沿长度方向开合的内衬螺纹管,分别与两侧的外螺纹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衬螺纹管开合处一侧边沿设置有卡扣,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另一侧边沿设置有卡槽,所述内衬螺纹管闭合状态下,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滚轮间还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上部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下部与所述滚轮配合转动,用于带动所述涵洞360度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移动装置为六个,两两平行设置在所述钢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表面设置有刻度值,用于确定各所述升降杆调节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管外部设置有刻度值。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每个涵洞孔洞两端各设置一个微调装置,分别将钢棒插入两侧涵洞孔洞中,使用升降移动装置调节两涵洞至合适高度且水平对齐放置,再将两涵洞同侧方向相对设置的微调装置的两根外螺纹管使用水平对齐装置连接,两侧同时旋转水平对齐装置,水平方向将两涵洞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距离,然后打开水平对齐装置,取出微调装置;从而实现涵洞之间准确的拼装对齐,且该微调装置便于安装、拆除,施工便捷、固定牢靠、重复利用、缩短工期。
2、通过内衬螺纹管的开合设计,能够灵活连接两外螺纹管,且通过旋转内衬螺纹管,实现两涵洞水平间距离调节,操作简单且节约人力成本。
3、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同一涵洞两侧的若干升降移动装置同时工作,控制升降杆同时升降,再利用转轮带动连接的滚轮使涵洞可以360度移动,实现两涵洞在水平方向运动到合适高度,且移动到相对水平对齐位置,操作简单。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4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