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4446.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7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邓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飞凡创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4 | 分类号: | B64C27/04;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00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接收模块 定位盒 激光发射模块 陀螺仪 本实用新型 定位控制器 无人直升机 定位装置 定位精度高 飞行控制 距离参数 卡箍连接 自动获取 可检测 机身 尾管 激光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尾管上的卡箍,卡箍连接有定位盒,定位盒内设有定位控制器、GPS模块、陀螺仪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GPS模块、陀螺仪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均与定位控制器连接,机身上设有与激光接收模块对应布置的激光发射模块。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激光接收模块通过接收激光发射模块发射的激光自动获取定位盒与机身的距离参数,无需人工输入,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陀螺仪模块可检测定位盒的倾角,提升了飞行控制精度及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直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旋翼无人机,也称无人直升机,它的构造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低廉,更为重要的是它根本不需要发射系统,还能垂直起降,更能自由悬停,而且飞行起来灵活性相当高超,可用各种速度、用各种飞行剖面的航路进行飞行。在一般的飞行品质上,也能呈现出“二小一高”的重要特点:振颤小、噪声小,可靠性比较高。因此,在直升机技术发达的国家,无人驾驶直升机很早就开始研制。例如,美国的卡曼公司早在50年代就曾推出无人驾驶直升机,并且已经有一些型号投入了实际运用阶段。
无人直升机一般设置有定位盒,以便对无人直升机进行定位。无直升机悬停时呈水平状态,当其前进、后退及转弯飞行时,机身均呈一定倾斜,为了精确控制飞行方向及姿势,定位盒安装于尾管上,将定位盒与机身中心的长度输入至无直升机系统中,这就可以通过定位盒定位的位置确认飞行方向及机身位置,在定位盒安装位置发生变动时,必须重新输入定位盒与机身距离的参数,这在使用上极为不便,每次测量的距离存在一定误差,从而造成定位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定位装置,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尾管上的卡箍,卡箍连接有定位盒,定位盒内设有定位控制器、GPS模块、陀螺仪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GPS模块、陀螺仪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均与定位控制器连接,机身上设有与激光接收模块对应布置的激光发射模块。
所述定位控制器连接有总线,总线由定位盒延伸至机身。
所述卡箍包括相互连接的卡紧部和安装板,卡紧部卡紧于尾管上,定位盒固定于安装板上。
所述定位盒的底部设有座板,定位盒通过座板与安装板相固定。
所述定位盒的外壳为全封闭结构。
所述定位盒上设有透明窗,透明窗正对于激光接收模块。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激光接收模块通过接收激光发射模块发射的激光自动获取定位盒与机身的距离参数,无需人工输入,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陀螺仪模块可检测定位盒的倾角,提升了飞行控制精度及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尾管,3-卡箍,31-卡紧部,32-安装板,4-定位盒,41-座板,5-激光发射模块,6-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飞凡创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飞凡创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4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监控设备稳定支架
- 下一篇:小型多旋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