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微型隔膜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8565.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芳林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膜片 出水腔 进水腔 泵体 阀座 进水 膜片 本实用新型 微型隔膜泵 电机 装配孔 泵盖 倒扣 扇叶 装配 电动隔膜泵 泵体体积 侧面中部 工作效率 固定牢固 结构简化 进出水阀 三角形状 散热效果 限位凸台 相邻扇叶 防渗漏 成型 | ||
1.一种电动微型隔膜泵,包括:
电机(1);
与电机(1)前端连接的泵体(3);
远离电机(1)并与泵体(3)连接的泵盖(4);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泵盖(4)与泵体(3)之间依次装配的出水膜片(5)、阀座(6)、进水膜片(9);
所述阀座(6)的一侧面中部形成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膜片(5)与出水腔中的装配孔倒扣相连,所述出水膜片(5)被等分成五个根部相连的扇叶,相邻扇叶的间隙间设有成型于所述出水腔上的限位凸台(51);
所述阀座(6)的另一侧面上具有以所述出水腔的装配孔为中心等分的五个进水腔,所述进水膜片(9)对应具有五个,并分别与进水腔倒扣相连,所述进水腔呈三角形状;五个所述进水膜片(9)与出水膜片(5)的五个扇叶对应形成五组进出水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微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与电机(1)前端设有电机端盖(10),所述泵体(3)与电机端盖(10)间依次装配至少两个固定杆(19)、摆盘(20)、轴承(21)、轴承压板(22)、偏心轮(23),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杆(19)的表面设有螺纹(191)以便于拧入摆盘(20)内进行固定;所述摆盘(20)相对轴承(21)一侧具有供轴承(21)压紧装配的孔,轴承(21)高度高于所述孔的深度,所述偏心轮(23)穿过轴承压板(22)与轴承(21)内部套接;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杆(19)上设整体膜片(17),所述整体膜片(17)为弹性材料,与固定杆(19)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微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4)上设有进水腔(84’)和出水腔(85’),所述进水腔(84’)与出水腔(85’)间设有回流孔(86),远离泵体(3)的泵盖(4)一侧设有回流开关部件(7’),所述回流开关部件(7’)包括回流盖(71’),所述回流盖(71’)相对泵盖(4)的一侧形成第二凸起(711’),所述回流盖(71’)与泵盖(4)间依次安装密封圈(83’)、弹簧(81’)、密封块(82’),所述弹簧(81’)的两端分别紧固套接第二凸起(711’)和密封块(82’)的一端,所述密封块(82’)的另一端与回流孔(86)配合以密封或开启所述回流孔(8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微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远离泵体(3)的泵盖(4)一侧设有压力开关部件(7),所述压力开关部件(7)包括压力下盖(71),所述压力下盖(71)相对泵盖(4)的一侧形成第一凸起(711),所述压力下盖(71)与泵盖(4)间依次安装弹簧(81)、弹簧帽(82)、压紧圈(83)、弹性垫(84),所述第一凸起(711) 紧密地装配于所述弹簧(81)的弹性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微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开关部件(7)的压力上盖(72)下端一体成型有出线挡板(73),所述出线挡板(73)上设有供引线穿出的线孔(74),所述压力上盖(72)内表面设有倒扣(75),装配时,将引线由线孔(74)穿过,翻转出线挡板(73)扣入所述倒扣(75)内,以遮蔽引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个所述的电动微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尾部的电机轴(11)呈扁方状,其上压入过盈配合的轴流风叶(2),所述风叶(2)内壁设第一弹性凸起(21),电机轴(11)上设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21)相适配的定位槽(12)、位于电机(1)尾部与定位槽(12)间的第一凸台(13),所述第一凸台(13)、第一弹性凸起(21)与定位槽(12)共同限定风叶(2)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微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外部设有电机壳(18),电机端盖(10)与电机(1)前端间设第一罩体(120),所述第一罩体(120)的罩筒朝向电机(1)尾部,所述电机壳(18)与所述第一罩体(120)的罩筒内壁固定装配,所述电机壳(18)前端向外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电机壳(18)前端外侧间隔设有筋条(181),便于电机壳(18)与所述第一罩体(120)内壁间形成适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风道(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芳林,未经王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85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