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车的吸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8773.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绥燚;郁大猛;徐铖;李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2131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泵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电磁气动阀 液位传感器 自动化控制 垃圾车 第一管道 污水罐 污水 泵液 吸污 环保设备领域 输出端电连接 压缩空气进口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第二管道 管道连通 连通气源 水压变化 压力交变 储气筒 电连接 进水口 输入端 罐体 省力 省时 吸入 液位 满载 破裂 疲劳 外部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车的吸污机构,其包括隔膜泵和控制器,隔膜泵的压缩空气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气源储气筒,隔膜泵的泵液进口用于通过第二管道吸入外部的污水,隔膜泵的泵液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污水罐的进水口,污水罐中设有液位传感器,第一管道中设有电磁气动阀,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磁气动阀的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位的自动化控制实现避免了污水罐满载,从而避免了水压变化产生的压力交变疲劳,消除了污水高压导致罐体破裂的危害,安全性高;自动化控制,省时省力,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车的吸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埋式垃圾桶已应用在了一些小区、主干道、公园等地方,但是垃圾桶设置于地下,不通风且积聚雨水,容易产生污水,特别在地埋式垃圾桶的外桶中更容易渗透积聚污水,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气味难闻,污染周边环境;甚至外桶污水会影响储放垃圾。目前有些清污装置能吸取污水,但是不能检测储污罐是否积满污水。当储污罐储满污水时,吸水泵继续工作,则会使储污罐产生高压;现场人员查看垃圾桶中的污水不下降时,则关掉吸水泵,从而使储污罐内水压下降;因此先高压后降压的储污罐易产生压力交变疲劳,长期使用会导致罐体破裂失效,甚至会产生污水高压喷射的危害,安全性差;需要人工控制吸水泵,操作不便,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液位的自动化控制实现避免了污水罐满载,从而避免了水压变化产生的压力交变疲劳,消除了污水高压导致罐体破裂的危害,安全性高;自动化控制,省时省力,十分方便的垃圾车的吸污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车的吸污机构,其包括隔膜泵和控制器,隔膜泵的压缩空气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气源储气筒,隔膜泵的泵液进口用于通过第二管道吸入外部的污水,隔膜泵的泵液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污水罐的进水口,污水罐中设有液位传感器,第一管道中设有电磁气动阀,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磁气动阀的信号输入端。
首先将第二管道的开口置入地埋式垃圾桶的外桶中,按下启动按钮,接着控制器控制开启电磁气动阀,从而使来自气源储气筒的高压气驱动隔膜泵,隔膜泵将第二管道吸取的污水通过第三管道排入至污水罐。其中,控制器为可编程PLC,液位传感器监测污水罐内的水位变化。当液位过高时,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切断电磁气动阀的输出信号,隔膜泵将不再继续工作,直至污水罐内的液位降低至设定值以下时,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使电磁气动阀得电,隔膜泵恢复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的自动化控制实现避免了污水罐满载,从而避免了水压变化产生的压力交变疲劳,消除了污水高压导致罐体破裂的危害,安全性高;自动化控制,省时省力,十分方便。
具体地,第三管道中设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第三管道中的流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当流量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调节电磁气动阀,增大进气量以提高流量;反之当流量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调节电磁气动阀,减小进气量以降低流量,可以确保吸污水的速度和耗气量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当流量传感器监测不到任何数值时,控制器默认地埋坑中污水已经吸干,此时控制器自动关闭电磁气动阀。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现了流量的自动化控制,安全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8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