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水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9203.X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姚敏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04;E03F5/02;E01C11/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99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水 单向车道 透水地面 排水沟 集水井 本实用新型 城市地面 排放系统 收集单元 排污管 城市生态平衡 建筑工程施工 透水混凝土 中央分隔带 弧形曲面 建筑排水 降温用水 排污阀门 向上凸起 向下凹陷 地下水资源 隔离带 下渗 暂存 连通 浇灌 市政 植被 排放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水排放系统,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地面水的收集单元,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城市地面上的透水地面、城市地面的两侧向下凹陷的排水沟、与排水沟连通的集水井以及设置在集水井底部的排污管,在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透水地面包括若干的单向车道,中央分隔带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单向车道之间的透水混凝土隔离带,单向车道的地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曲面。本实用新型将地面水通过透水地面下渗,及时补充了地下水资源,提高城市的空气的湿度,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降低热岛效应;此外还能通过排水沟排放到集水井内进行暂存,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用水、市政植被浇灌和地面降温用水使用,提高了地面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面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公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我国道路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传统的道路交通通常采用不透水的混凝土地面,其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地面不渗水,阻碍了雨水或地面水的下渗,破坏了地下生态平衡;同时还容易造成地面积水,影响人们的出行;因此随着透水混凝土道路的出现,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为我国道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常用的普及方法是将原先的密实性不透水的混凝土全部用透水的混凝土代替以增加地面的透水性能;但是由于透水地面,是采用孔隙率较大的混凝土制成的,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未被压路机等施工设备夯实,所以其载重效果较差,容易损坏,不适合城市交通地面的使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提高地面的透水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正常的车辆出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水排放系统,在保证城市地面基本载重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城市地面的透水和排水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面水排放系统,包括地面水的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城市地面上的透水地面、城市地面的两侧向下凹陷的排水沟、与所述排水沟连通的集水井以及设置在集水井底部的排污管,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所述透水地面包括若干的单向车道,中央分隔带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单向车道之间的透水混凝土隔离带,所述单向车道的地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水可以通过透水地面下渗到道路下方的土壤,及时补充地下水资源,提高城市的空气的湿度,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降低热岛效应;而当地下水达到动态平衡时,地面水也可以通过排水沟排放到集水井内进行暂存,以用作其他的用途,例如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用水、市政植被浇灌和地面降温用水使用,提高了地面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地面水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与集水井连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连通的检查井、设置在检查井内的过滤装置以及设置在检查井底部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安装有排水阀门,所述连接管的出水口位于检查井内过滤装置的上部。
由于地面水中存在大量的灰尘或溶解有部分的汽车尾气,直接排放或使用时会影响水体的质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透水地面在下渗的过程中,土壤层和岩石层的存在,能够对水质进行过滤,能够提高下渗水质的质量;其次在通过排水沟下排的地面水,在通过过滤装置的过滤作用后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杂质和质量,提高了二次利用的地面水的水体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检查井侧壁上的支架,在支架上固定设有铁丝网,在所述铁丝网的上端套设有至少两层过滤袋,在相邻两层过滤袋内安装有过滤填充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井内设置铁丝网,能够支撑过滤填充物,在铁丝网上套设有至少两层过滤袋,能够减少过滤填充物在地面水的冲刷下掉落到集水井内,影响过滤效果。由此操作者只需定期维护和更换过滤袋即可,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填充物为活性炭、多孔陶粒、硅砂以及草木灰和土壤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9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河道路面源污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水压式防反味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