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折手臂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1098.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5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成永;张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手臂 肩垫 腰垫 吊带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背心式 穿带孔 背垫 托垫 长度调节机构 固定装置本体 一体式连接 穿着方便 颈部受力 肩膀处 腰侧部 拉链 受力 托起 腰部 悬挂 外部 贯穿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手臂用的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背心式设置,所述背心式设置的本体上位于胸前部及骨折手臂对应的腰侧部由上至下分别设有拉链,本体上骨折手臂对应的肩膀处设有肩垫,本体上对应未骨折手臂侧的腰部设有腰垫,肩垫与腰垫之间经背垫一体式连接;还包括一个托垫,托垫外部设有两个穿带孔,两个穿带孔内分别贯穿设有吊带,两根吊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肩垫固定连接,两根吊带的另一端经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腰垫连接。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穿着方便,依靠肩垫、腰垫及背垫一起受力,相比以往只有颈部受力更加舒适安全,并且骨折手臂的悬挂托起高度可以方便的调节,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外科治疗康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臂骨折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下的医疗领域,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病情,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者部分断裂,通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比较常见的是上肢或下肢骨折。上肢骨折治疗时通常都是用石膏或者树脂夹板对骨折肢体进行复位固定,然后再用纱布或颈腕吊带吊在颈部,从而将骨折的上肢呈L型悬挂起来。这样的骨折治疗方式在使用中存在一个较大的不足,就是骨折手臂悬挂起来后,加上石膏的重量,整个的受力部位全部在颈部上,颈部难以长时间承受这样的重量,时间久了会压迫颈椎,导致颈部酸痛,给颈部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尤其是儿童,石膏或者树脂夹板固定后,手臂重量加重,加大颈部的伤害;第二,在临床中,上肢骨折后,会根据骨折端类型进行石膏或树脂夹板固定患肢,使患肢处于功能位,以防止关节僵硬,所以固定后的患肢的肘部角度在90°-160°之间,不完全是90°角的L型,常规的颈腕吊带不能完全适用石膏或树脂夹板固定后的患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骨折手臂用的固定装置,整个装置穿着方便,依靠肩垫、腰垫及背垫一起受力,相比以往只有颈部受力更加舒适安全,并且骨折手臂的悬挂托起高度可以方便的调节,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折手臂用的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呈背心式设置,所述背心式设置的本体上位于胸前部及骨折手臂对应的腰侧部由下至上分别设有拉链,所述本体上骨折手臂对应的肩膀处设有肩垫,所述本体上对应未骨折手臂侧的腰部设有腰垫,所述肩垫与腰垫之间经背垫一体式连接;还包括一个托垫,所述托垫外部设有两个穿带孔,所述两个穿带孔内分别贯穿设有吊带,所述两根吊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肩垫固定连接,所述两根吊带的另一端经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腰垫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在所述吊带一端设置的卡舌,与所述卡舌配合在所述腰垫的一端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调节卡扣,所述卡舌与所述调节卡扣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肩垫与腰垫之间经背垫一体式连接,所述肩垫、腰垫及背垫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肩垫、腰垫及背垫内侧分别设有衬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两根吊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肩垫固定连接,所述两根吊带分别位于骨折手臂对应的肩膀的上部及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本体呈背心式设置,本体上骨折手臂对应的肩膀上设置肩垫,另一边未骨折手臂对应的腰部设有腰垫,肩垫及腰垫之间经背垫一体式连接,托垫用于托住骨折手臂,托垫两侧通过吊带分别连接肩垫及腰垫,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时依靠肩垫、腰垫及背垫受力,相比以往只有颈部受力更加舒适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在背心式设置的本体的胸前部及骨折手臂对应的腰侧部由上至下分别设有拉链,方便了背心式设置本体的穿着及脱掉;
3、本实用新型中在吊带与腰垫之间经长度调节机构连接,该机构由卡舌及调节卡扣实现卡合连接,调节卡扣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调整托垫的托起高度进而调节骨折手臂悬挂托起的高度,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1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躁动约束带
- 下一篇:医用多功能防拔管约束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