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1311.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1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傅勇刚;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油阀座 筒状 分隔件 内腔室 内凸部 弹簧 内端 放油阀杆 放油阀芯 卸荷装置 阻尼阀芯 防泄漏 前子腔 室内 扩孔 限速 油孔 连通 分隔成外腔 螺纹连接 内壁中部 轴向中心 阻尼小孔 后子腔 外腔室 内壁 内凸 腔室 外端 外腔 分隔 | ||
本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包括筒状放油阀座,在筒状放油阀座的内壁中部设有环状内凸部且环状内凸部将筒状放油阀座内部分隔成外腔室和内腔室,本装置包括一端插于外腔室内的放油阀杆且在筒状放油阀座上设有与外腔室连通的第一油孔,在放油阀杆的内端和环状内凸部之间设有的第一弹簧,在内腔室内设有外端能够插于环状内凸部中的放油阀芯,在内腔室的中部设有与内腔室螺纹连接且能够将内腔室分隔成前子腔室和后子腔室的环形分隔件,在环形分隔件和放油阀芯的内端之间设有位于前子腔室内的第二弹簧,在筒状放油阀座的内端内壁设有扩孔和与所述的扩孔连通的第二油孔,在阻尼阀芯的轴向中心设有阻尼小孔,在环形分隔件和阻尼阀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
背景技术
卸荷阀其可以将压力卸载。例如应用于工具领域中。工具包括汽车工具等等。
卸荷阀的结构包括阀套和设置在阀套内的阀芯,阀芯顶开单向阀球从而实现卸荷,单向阀球通过一根弹簧复位。
上述的这种卸荷阀,其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程度上的使用要求,但是,这种阀门的缺陷在于:
1、当油路的压力较低时,此时的单向阀球与阀套的内壁之间密封性较差,导致存在泄漏,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2、阀球与阀套的内壁之间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其密封性较差。
3、现有的卸荷阀的限速性能较差。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卸荷阀[申请号:200720027357.4],它包括阀体,阀体的上部连接上盖,下部连接排气体;在上盖内部设有平衡活塞和平衡弹簧,在平衡弹簧的上方和下方设有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上弹簧座上方设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伸出上盖外部,在平衡活塞外侧设有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如上的诸多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并未改进上述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柱塞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泄漏且更安全,限速性能更好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包括筒状放油阀座,在筒状放油阀座的内壁中部设有环状内凸部且环状内凸部将筒状放油阀座内部分隔成外腔室和内腔室,环状内凸部的内径小于筒状放油阀座的内径,本装置包括一端插于外腔室内的放油阀杆且在筒状放油阀座上设有与外腔室连通的第一油孔,在放油阀杆的内端和环状内凸部之间设有位于外腔室内的第一弹簧,在内腔室内设有外端能够插于环状内凸部中的放油阀芯,在内腔室的中部设有与内腔室螺纹连接且能够将内腔室分隔成前子腔室和后子腔室的环形分隔件,在环形分隔件和放油阀芯的内端之间设有位于前子腔室内的第二弹簧且在放油阀芯和环状内凸部的后端之间设有面密封结构,在筒状放油阀座的内端内壁设有扩孔和与所述的扩孔连通的第二油孔,在扩孔内设有能够沿着扩孔轴向移动的阻尼阀芯且在扩孔的孔口处设有过滤结构,在阻尼阀芯的轴向中心设有阻尼小孔且当油从过滤结构进入至后子腔室内时所述的阻尼阀芯将第二油孔封闭,在环形分隔件和阻尼阀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作用,其可以确保每一根弹簧的弹性力,避免了由于长度较长导致弹力不够或者弹性较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1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