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3229.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3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龙;马太禄;郑秀杰;王铁峄;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留孔 端板 拉环 给排水管 连接球 拉杆 本实用新型 波纹状结构 内壁上沿 内侧端部 施工效率 周向侧壁 拆装孔 连接杆 前侧壁 拉板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预留孔筒的前端连接有环形的端板,端板的周向侧壁设置为波纹状结构,端板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拆装孔,预留孔筒中部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拉环,拉环的内侧端部分别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球相连接,连接球的前侧壁上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前端与拉板相连接,拉环处的预留孔筒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拉拆齿,其使用方便,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多需要用到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
现有的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多采用普通的管体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方法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包括筒状的预留孔筒,预留孔筒的前端连接有环形的端板,端板的周向侧壁设置为波纹状结构,端板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拆装孔,预留孔筒中部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拉环,拉环的内侧端部分别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球相连接,连接球的前侧壁上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前端与拉板相连接,拉环处的预留孔筒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拉拆齿。
可选地,预留孔筒为圆筒。
可选地,端板为圆环状。
可选地,拆装孔为矩形孔。
可选地,拆装孔沿径向方向发射分布。
可选地,拉环为半椭圆形环。
可选地,连接杆为矩形杆。
可选地,拉杆为矩形杆。
可选地,拉板为圆形板。
可选地,拉拆齿为矩形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其使用方便,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预留孔筒,2为端板,3为拆装孔,4为拉环,5为连接杆,6为连接球,7为拉杆,8为拉板,9为拉拆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参见图1,包括筒状的预留孔筒1,预留孔筒1的前端连接有环形的端板2,端板2的周向侧壁设置为波纹状结构,端板2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拆装孔3,预留孔筒1中部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拉环4,拉环4的内侧端部分别通过连接杆5与连接球6相连接,连接球6的前侧壁上连接有拉杆7,拉杆7的前端与拉板8相连接,拉环4处的预留孔筒1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拉拆齿9。
可见,本实施例的建筑给排水管预留孔模型,使用时,安装在给排水管预留孔处,拆卸时,通过工具伸入到拆装孔3内,同时拉动拉板8,使得连接球6带动拉环4拉动预留孔筒1的侧壁向内弯曲,拉拆齿9能够促进预留孔筒1的弯曲变形,方便预留孔筒1的拆卸。端板2能够起到拦挡和拆卸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3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预留洞及其预制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钢塑建筑组合模板用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