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蔽线缆的仿真验证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4055.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策;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装置 屏蔽线缆 测试装置主体 电磁兼容 仿真验证 探头 本实用新型 测试手段 电磁环境 电磁噪声 仿真参数 仿真结果 横向穿过 技术优势 提升设备 接收机 有效地 直观 测试 外部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屏蔽线缆的仿真验证测试装置。一种屏蔽线缆的仿真验证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装置主体、横向穿过测试装置主体的屏蔽线缆,所述的测试装置主体内设有探头,探头连接设于测试装置主体外部的接收机。节省测试和定位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成本,并有效提升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而该测试装置可在屏蔽线缆仿真验证中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测试手段,有利于仿真参数的不断完善并使其仿真结果更能接近实际使用场所的电磁环境,在以后的电磁兼容业务中可增加我司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电磁兼容仿真和测试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非常直观并有效地了解电磁兼容产生的机理和电磁噪声传播的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屏蔽线缆的仿真验证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朝着宽频率、高集成度方向发展的同时结构也变得愈发复杂。很多复杂系统(如汽车、导弹、飞机等)已经开始采用大量的线缆束来传输信号,线缆束的EMC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在最大节省成本和缩短下保证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就必须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线缆的串扰、辐射以及抗干扰等特性进行仿真,而仿真的结果如何取决于前期的试验验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屏蔽线缆的仿真验证测试装置,可以在隔离外界空间电磁干扰的情况下测得线缆感应的真实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屏蔽线缆的仿真验证测试装置,其中,包括测试装置主体、横向穿过测试装置主体的屏蔽线缆,所述的测试装置主体内设有探头,探头连接设于测试装置主体外部的接收机。
随着现今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能有效的将屏蔽线缆仿真和验证结果结合起来,使屏蔽线缆仿真结果能贴合实测结果,而实测结果又能验证屏蔽线缆仿真,关键就在于我们在实际测试中去保证测试信号的真实性,但实际电磁环境又往往比较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类型丰富的电磁波,而为了确保测试环路不会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影响从而测到真实有效的信号,就需要制作一个测试装置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号在一定距离内通过空间分别耦合至屏蔽线缆和测试装置外表面,耦合至测试装置外表面的干扰信号经过测试装置外表面的反射和接地已完全衰减,耦合至屏蔽线缆的干扰信号经屏蔽层部分衰减后会在芯线产生一定感应信号;通过测试装置内置的监测探头就会得到该感应信号的真实频谱分量。然后探头把信号传输到接收机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试装置主体外壁上设有射频转接头,射频转接头一端连接探头,另一端连接接收机。由于该感应信号复杂的频率成分和幅度小易受干扰的特点,根据频率适用范围和屏蔽效能对测量线缆和测试装置的接口采用射频转接头,以保证感应信号真实可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试装置主体内设有用于支撑探头和屏蔽线缆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探头固定支撑架和线缆支撑架,使线缆在探头内的位置、探头在测试装置内的位置在每次测试中保持一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复现性和可比性,支撑物选用非导电低介电常数材质以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底部还设有导轨。由于该感应信号复杂的频率成分和线缆的结构特性,可能会影响每次测量的最佳值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采用导轨通过移动探头可以测得最佳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线缆与测试装置主体接触处设有接口。所述的接口为锥形结构。屏蔽线缆屏蔽层和测试装置的接口采用锥形结构并在靠近测试装置处设置凹槽,可使屏蔽层和测试装置壳体的电连续性达到最佳。
进一步的,本测试装置材质在铝、铁、铜中选用导电性最好的紫铜,对于顶盖在结合处采用L型或U型结构以保证对电磁波的最大屏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4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