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接地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4269.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吴新龙;俞栋颖;叶克勤;徐文辉;肖为忠;陈昕航;胥晶;陈士俊;徐建平;吴潇潇;沈俊;汤永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G01R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体 导电环 接地环 本实用新型 穿刺线夹 绝缘间隔 穿刺 绝缘层 导线接触 穿透 接触测量 电隔绝 两组 裸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接地环,涉及一种接地环。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确定穿刺片是否完全穿透绝缘层与导线接触的问题。本多功能接地环,包括穿刺线夹、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包括两个独立的环体,两个环体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片,两个环体分别与穿刺线夹上具有一定间距的两组穿刺片连接,其中一个绝缘间隔片位于穿刺线夹内,另一个绝缘间隔片位于导电环的裸露的环体部位。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两个独立的电隔绝的环体组成的导电环,可以通过外表简单的接触测量即可实现确定穿刺片是否完全穿透绝缘层与导线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地环。
背景技术
接地环用于设置在高架的电缆上,且电缆上有一层绝缘层保护,接地环上设置有穿刺线夹及导电环,穿刺线夹内设置有用于穿透绝缘层与导线电连接的穿刺,导电环与穿刺片电连接,导电环上有一段裸露的部分,可通过该裸露部分测量导线的电流情况。但是,有时不能够确定穿刺片是否完全穿透绝缘层与导线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接地环,本多功能接地环能够方便的测试穿刺片是否完全穿透绝缘层与导线接触,从而使得该接地环不但能够用于接地,也可以用于与测量仪器连接实现对导线电流等信息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接地环,包括穿刺线夹、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包括两个独立的环体,两个环体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片,两个环体分别与穿刺线夹上具有一定间距的两组穿刺片连接,其中一个绝缘间隔片位于穿刺线夹内,另一个绝缘间隔片位于导电环的裸露的环体部位。由于隔片的存在,使得两个环体处于电隔离状态,测量时,只要测量裸露的环体部位的绝缘间隔片两侧的环体是否能够导通,如果能够导通则说明穿刺片穿透了绝缘层与内部导线实现了接触。
在上述的多功能接地环中,所述导电环上的裸露杆体上滑动的套有左右两个波纹管,左波纹管的左端固定在裸露杆体的左端,右波纹管的右端固定在裸露杆体的右端,所述左波纹管的右端为自由端,所述右波纹管的左端为自由端,自由状态下在波纹管弹力的作用下,两波纹管的自由端接触,将裸露杆体封闭在螺纹管内,所述电流表的用于与带电体接触的测试触头设置在绝缘操作杆的端部。当需要测量时,只要用端部的测试触头顶压到两个波纹管的自由端之间,两个自由端向两侧分开使得测试触头接触到裸露杆体部分,实现电接触。当移走测试触头后,两个自由端合拢。
在上述的多功能接地环中,两个所述波纹管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磁铁,两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同,使得两磁铁之间相互吸引,使得两个波纹管的自由端结合的更紧,电流表的测试触头设置有磁铁,将测试触头磁铁靠近波纹管的自由端,当测试触头磁铁的磁极与波纹管上的磁铁的磁极相反时,测试触头磁铁两个波纹管上的磁铁产生斥力,从而使得两个自由端分开漏出裸露杆体。
在上述的多功能接地环中,所述波纹管自由端上设置有弹性口沿,弹性使得密封的更加紧密。
在上述的多功能接地环中,所述波纹管为双层壁波纹管,波纹管的双层壁腔内设置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以便使得波纹管保存一定的密封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接地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两个独立的电隔绝的环体组成的导电环,可以通过外表简单的接触测量即可实现确定穿刺片是否完全穿透绝缘层与导线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4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