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盲机器人底盘及其平衡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4298.4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曲永印;周振雄;孙继元;苑广军;崔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F16F15/00;F16F15/03;B60G13/00;B60G17/0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减震装置 导磁部 导盲机器人 底盘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底盘 平行设置 行驶过程 平衡部 颠簸 平衡 申请 | ||
1.一种导盲机器人底盘的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磁部和第二导磁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导磁部与所述第二导磁部之间的平衡部;
所述第一导磁部包括第一半框导磁体,所述第一半框导磁体包括一第一横臂和两个第一竖臂;所述第一横臂上绕有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一竖臂的固定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横臂的端部,每一所述第一竖臂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永磁体,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磁柱,所述第一隔磁柱与所述第一横臂平行;
所述第二导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半框导磁体平行的第二半框导磁体,所述第二半框导磁体包括一第二横臂和两个第二竖臂;所述第二横臂上绕有第二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竖臂的固定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横臂的端部,每一所述第二竖臂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永磁体,两个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连接有第二隔磁柱,所述第二隔磁柱与所述第二横臂平行;
所述平衡部包括平行设于所述第一半框导磁体和所述第二半框导磁体之间的续磁框、垂直穿设于所述续磁框内的磁浮滑块;所述续磁框包括一第三横臂和两个第三竖臂;所述第三横臂为第三隔磁柱,所述第三竖臂为第一导磁条;所述磁浮滑块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半框导磁体的半框内和所述第二半框导磁体的半框内,所述磁浮滑块上缠绕有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四线圈缠绕方向相互垂直;每一所述第三竖臂上套设有导磁框,且两个所述导磁框分别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磁浮滑块相对的两个侧面;
所述第一竖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三竖臂之间设有第四隔磁柱,所述第二竖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三竖臂之间设有第五隔磁柱;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三竖臂之间设有第二导磁条,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三竖臂之间设有第三导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浮滑块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两个短侧面以及两个长侧面;
所述第三线圈缠绕在由所述上表面、两个所述长侧面以及所述下表面构成的方形环面上;
所述第四线圈缠绕在由所述上表面、两个所述短侧面以及所述下表面构成的方形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框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磁框内的所述第一导磁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等间距设于所述导磁框的内侧表面,且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构成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导磁条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减震装置还包括:悬浮控制器;
所述悬浮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悬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三线圈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磁浮滑块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N极与所述第一竖臂的自由端相接触,所述第一永磁体的S极与所述第二导磁条相接触;
所述第二永磁体的N极与所述第二竖臂的自由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永磁体的S极与所述第三导磁条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42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寿命的后轴衬套
- 下一篇:磁力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