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子及其脚管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4551.6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浙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浙奎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1/0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管连接件 椅子 后侧面 前侧面 开口 连接底面 底面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右侧面 中空的 左侧面 贯穿 顶面 坐式 面具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椅子及其脚管连接件,所述脚管连接件具有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底面和顶面、连接底面和顶面的相对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连接底面和顶面的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底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右侧面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具有贯穿所述本体的第一通孔,所述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具有贯穿所述本体的第二通孔。上述脚管连接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实用性强,安装在椅子上,能够方便地实现椅子坐式与卧式两种状态的转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子及其脚管连接件。
背景技术
躺椅是人们日常休息、休闲的常用生活用品,而可调节躺椅更因其便于存放和携带的特点,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市场上现有的可调节躺椅大多是通过折叠连接件进行调节,但是现有的连接件所用零件多,装配起来比较繁琐,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脚管连接件,该脚管连接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安装在椅子上,能够方便地实现椅子坐式与卧式两种状态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脚管连接件的椅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椅子的脚管连接件,具有中空的本体,本体具有相对的底面和顶面、连接底面和顶面的相对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连接底面和顶面的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面具有第一开口,右侧面具有第二开口,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第一开口的位置具有贯穿本体的第一通孔,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第二开口的位置具有贯穿本体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本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顶端具有内凹的容置部。
进一步地,容置部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进一步地,第二开口为椭圆形开口。
进一步地,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第一通孔的周围分别设置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椅子,包括上述的形态转换调节连接件。
进一步地,椅子包括框架,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框架组件,每个框架组件包括:扶手部、前脚管、后脚管、坐管、靠背管、连杆机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上述的脚管连接件;
坐管的后端通过脚管连接件的第二开口容置于本体内并通过第二通孔与脚管连接件活动连接,坐管的邻近前端的管体与前脚管活动连接,坐管的邻近后端的管体与靠背管的底端活动连接;
后脚管的顶端通过脚管连接件的第一开口容置于本体内并通过第一通孔与脚管连接件活动连接;
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五连杆上,顶端分别活动连接在靠背管的两端之间,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顶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五连杆的两端,底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后脚管的两端之间,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对称设置,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对称设置;
扶手部的前端与前脚管的顶端活动连接,扶手部的后端与靠背管的邻近下端的管体活动连接;
两个框架组件的前脚管之间通过第一横杆相连,两个框架组件的后脚管之间通过第二横杆相连。
进一步地,每个框架组件还包括搁脚管和伸缩杆;搁脚管的后端与坐管的前端活动连接,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搁脚管、前脚管邻近底端的管体活动连接,两个框架组件的搁脚管相连。
进一步地,两个框架组件的靠背管相连,两个框架组件的前脚管的底端相连,两个框架组件的后脚管的底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浙奎,未经朱浙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4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滑动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折叠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