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鱼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565245.4 申请日: 2017-11-21
公开(公告)号: CN207653361U 公开(公告)日: 2018-07-27
发明(设计)人: 罗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 罗小梅
主分类号: A01K97/02 分类号: A01K97/02;A01K85/01
代理公司: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代理人: 邢江峰
地址: 365300 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光腔 振动腔 释放槽 色谱 诱饵 浮力腔 振动器 鱼器 本实用新型 工作模式 模拟昆虫 振动特征 鱼群 穿透性 内固定 鱼料 鱼种 落水 吸引 释放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鱼器,由诱饵释放槽,发光腔,振动腔,以及浮力腔构成,诱饵释放槽发光腔相连接,发光腔与振动腔相连通,振动腔之上连接浮力腔。所述发光腔设有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及IC电路板,所述振动腔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振动器,由所述IC电路板控制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和振动器的工作模式。通过振动腔模拟昆虫落水时的振动特征吸引鱼群,并提高诱饵释放槽中鱼料的释放效率。利用发光腔三种色谱LED灯吸引不同鱼种及其强穿透性,提高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聚鱼功能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喜欢户外休闲钓鱼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捕鱼器材引起垂钓人群的关注,同时衍生出许多聚鱼功能的辅助器材,目的是吸引鱼群聚集,提高鱼的索饵积极性,从而提高鱼群上钩概率,增加垂钓乐趣。传统的聚鱼器是由装有鱼料的打窝器,后来又衍生出一些假饵胶体,但是传统打窝器以及假饵效果一般,携带极为不便,且打窝雾化速度慢扩散范围小,吸引鱼类聚集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诱鱼灯以及诱鱼灯和传统打窝器相结合的聚鱼器投放市场,利用鱼类的趋光性和鱼料引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鱼效率。不过,该类聚鱼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除了只能吸引单一鱼种外,还无法适用在多种垂钓环境,特别是发光效率受到影响的水体中,只能依靠打窝器引鱼,聚鱼效率将大打折扣,聚鱼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在多种垂钓环境的高效聚鱼器。

本实用新型的聚鱼器由诱饵释放槽,发光腔,振动腔,以及浮力腔构成,诱饵释放槽发光腔相连接,发光腔与振动腔相连通,振动腔之上连接浮力腔。

所述发光腔设有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

所述振动腔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振动器。

所述IC电路板、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振动器与电池连接形成电路回路,由所述IC电路板控制所述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和所述振动器工作模式,预设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工作模式的选择。

所述浮力腔设有牵引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腔中振动器的振动频次和振动强度模拟昆虫掉入水中时的振动特征,传递到鱼群以吸引鱼群向振源靠近。本实用新型振动腔带动诱饵释放槽振动,加速诱饵释放槽中鱼料的释放,使得鱼料的雾化效果大大提升,并通过振动加速鱼料在水中传递。

由于不同鱼种对不同色谱光源的敏感程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腔设有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增强了对不同鱼种的吸引能力。同时,利用LED灯的聚光效果,提高发光腔光线的穿透性,不仅引鱼距离更远,还提高了在不同水体环境中的适用性,将受水体污浊而使发光涣散程度降到最低。

本实用新型的IC电路板预设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工作模式的选择,控制振动器和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的工作模式,使得振动腔和发光腔的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工作环境,提高聚鱼效率,,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诱饵释放槽;2——发光腔;3——振动腔;4——浮力腔;5——有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6——IC电路板;7——振动器;8——电池;9——牵引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一种聚鱼器,位于聚鱼器底部设置多孔的诱饵释放槽1,诱饵释放槽1之上连接着透明的发光腔2,内置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5和IC电路板6,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5固定在IC电路板6。发光腔2之上连接有振动腔3,振动腔3内固定有电池8,把一个振动器7与IC电路板6、电池8相连,并固定在振动腔3内。IC电路板6与红、黄、蓝三种色谱LED灯5、振动器7、电池8相连接构成电路回路,由IC电路板6控制振动器7以2K的振动强度每间隔5秒持续振动2秒,控制红、黄、蓝三个LED灯5每间隔5秒循环交替持续发光2秒,每个LED灯发光强度为70lm。最上方设置有中空的浮力腔4,浮力腔4设有可穿鱼线的牵引孔9。在振动腔3和浮力腔4相连接处有密封橡胶圈,用于加强浮力腔4的密封性,并减弱振动腔3的机械振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小梅,未经罗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5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