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5537.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达;蔡弢艺;黄国峰;黄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杨丹莺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板 准确定位 穿出 本实用新型 髓内钉系统 手柄 透明材料 辅助芯 纠偏器 连接杆 筋膜 上板 芯钻 挡板 肌肉组织 视野空间 手术创伤 压板作用 体外 加压 垂直 皮肤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柄、连接杆和压板,压板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具有上板和两侧挡板的Π型结构,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压板的上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板作用在肌肉组织上,体外加压使筋膜紧张,使芯钻在穿出筋膜时能垂直穿出,达到精确定位的作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压板并能提供视野空间,观察芯钻穿出皮肤的位置,具有准确定位、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采用芯钻髓内钉进行远端锁钉操作时,需先将内芯从髓腔内穿出,穿透肌肉、筋膜、皮下组织,最后穿出皮肤,以达到精确定位效果,并可以使手术十分微创。但内芯穿出过程中由于筋膜组织韧性强,容易改变内芯方向,导致内芯打结、体内断裂或锁钉不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柄、连接杆和压板,压板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具有上板和两侧挡板的Π型结构,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压板的上板。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着力线位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形状适配于人手握的形状,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上对应人手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的位置。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板长10-14cm,宽2-4cm,高3-5cm。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长4-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板作用在肌肉组织上,体外加压使筋膜紧张,使芯钻在穿出筋膜时能垂直穿出,达到精确定位的作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压板并能提供视野空间,观察芯钻穿出皮肤的位置,具有准确定位、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其包括手柄1、连接杆2和压板3,压板3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具有上板31和两侧挡板32和33的Π型结构,所述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和所述压板3的上板32。
所述手柄1的着力线位于所述连接杆2的轴线。
所述手柄1的形状适配于人手握的形状,所述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柄1上对应人手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的位置。
所述压板3长10-14cm,宽2-4cm,高3-5cm。
所述连接杆2长4-10cm。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辅助芯钻髓内钉系统准确定位的纠偏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5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