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及激光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5659.7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9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成巍;李文龙;任远;马庆增;马新强;贾中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容置腔 激光器冷却 循环装置 激光器装置 表面设置 密封隔层 出水口 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 激光器制造 单一循环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冷却降温 散热性好 激光器 体积小 外部 水路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及激光器装置,涉及激光器制造技术领域。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密封隔层。密封隔层将箱体划分为第一中空容置腔和第二中空容置腔。第一中空容置腔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外部进水口。第一中空容置腔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出水口。第二中空容置腔的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进水口。中空容置腔的第四表面设置有外部出水口。实现单一循环水路来对激光器内的各元件进行冷却降温,散热性好,体积小,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及激光器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器的发热引起激光器内部器件温度及应力分布变化,改变激光晶体的折射率和膨胀系数,产生热透镜效应,导致激光器输出光束质量降低,减小激光器寿命。热应力过大将导致激光晶体炸裂,严重影响激光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激光器的输入功率越大,热效应也越严重。目前,随着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激光器的制造要求越来越高。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高功率激光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激光器内部循环水路复杂、散热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及激光器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及激光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密封隔层。所述密封隔层将所述箱体划分为第一中空容置腔和第二中空容置腔。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外部进水口。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出水口。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的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进水口。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的第四表面设置有外部出水口。当所述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冷水机提供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外部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内,再通过所述内部出水口进入导管分别对激光器内的各元件进行冷却降温,然后通过所述内部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内,经过所述外部出水口导入所述冷水机。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隔层包括端盖和密封圈。所述端盖和所述密封圈配合密封,以隔离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和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
进一步地,上述箱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上述箱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的开口处。
进一步地,上述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多个可拆卸件。所述第一盖板通过所述可拆卸件盖合在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所述可拆卸件盖合在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的开口处。
进一步地,上述可拆卸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上述箱体为黄铜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箱体为铝合金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箱体的横截面为圆角方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装置,包括上述的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和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内设置有所述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密封隔层。所述密封隔层将所述箱体划分为第一中空容置腔和第二中空容置腔。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外部进水口。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出水口。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的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部进水口。所述中空容置腔的第四表面设置有外部出水口。当所述激光器冷却循环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冷水机提供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外部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中空容置腔内,再通过所述内部出水口进入导管分别对激光器内的各元件进行冷却降温,然后通过所述内部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二中空容置腔内,经过所述外部出水口导入所述冷水机,以此通过单一循环水路来对激光器内的各元件进行冷却降温,散热性好,体积小,安全、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5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