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9072.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勤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2;H01G4/224;H01G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外壳 电容器主体 金属内壳 容置腔 碳纤维 凸肋 金属化聚丙烯膜 电容器 芯子 开口朝下 周侧面 顶面 针脚 阻燃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 面积增大 散热效果 使用寿命 整体散热 散热槽 碳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包括有碳纤维加强外壳、金属内壳、电容器主体以及两针脚;该碳纤维加强外壳的顶面和周侧面均凸设有多个凸肋,碳纤加强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第一容置腔;该金属内壳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中,金属内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第二容置腔;该电容器主体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中,电容器主体包括有芯子和包裹在芯子外的阻燃环氧树脂层;通过配合利用金属内壳和碳纤维加强外壳使得本产品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可很好地保护电容器主体,同时,通过在碳纤维加强外壳的顶面和周侧面均凸设有多个凸肋,相邻两凸肋之间形成有散热槽,产品的整体散热面积增大,提升了产品的散热效果,从而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容器成为电子整机和电器、电力设备必不可缺的基础原件,普通金属化电极薄膜电容器是主要采用介质薄膜单面上的金属镀层作为电极,由于现有的金属镀层很薄,所以普通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耐电流能力都很低,这限制了其在高频、高压、脉冲大电流工作场合(如高频开关电源等)的应用。虽然目前出现了有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其具有电流大、损耗、高频损耗小、电性能优良、体积小等优点,然而,这种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结构强度弱,并且散热效果不好,从而使得产品使用寿命较低。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结构强度弱并且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包括有碳纤维加强外壳、金属内壳、电容器主体以及两针脚;
该碳纤维加强外壳的顶面和周侧面均凸设有多个凸肋,相邻两凸肋之间形成有散热槽,碳纤加强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第一容置腔;
该金属内壳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中并与碳纤维加强外壳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金属内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第二容置腔;
该电容器主体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中,电容器主体包括有芯子和包裹在芯子外的阻燃环氧树脂层,芯子内具有双面层铝金属化聚丙烯膜,该双面层铝金属化聚丙烯膜内部端层设置有聚丙烯光膜,双面层铝金属化聚丙烯膜和聚丙烯光膜是依次叠加卷绕串联结构;
该两针脚与芯子导通连接,两针脚左右设置并穿过阻燃环氧树脂层向下伸出碳纤加强外壳。
优选的,所述双面层铝金属化聚丙烯膜和聚丙烯光膜串联组成作为内电极,且相互之间是错交且反向内缩状。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加强外壳的两相对侧面的底端均凹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针脚为镀锡铜包钢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金属内壳和碳纤维加强外壳,配合利用金属内壳和碳纤维加强外壳使得本产品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可很好地保护电容器主体,同时,通过在碳纤维加强外壳的顶面和周侧面均凸设有多个凸肋,相邻两凸肋之间形成有散热槽,产品的整体散热面积增大,提升了产品的散热效果,从而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碳纤维加强外壳 11、凸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勤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勤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9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