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1187.6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汤显强;李青云;胡艳平;黎睿;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水 极板 水电 电动脱水 电极 除污 底泥 直流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 有机玻璃板 除污装置 河湖污染 存储器 导水槽 蠕动泵 带孔 减量 外排 生态环境影响 底泥污染物 导管连接 动力消耗 固体废物 化学药剂 金属导线 平行设置 原位分离 运行成本 能力强 导管 盖设 滤网 竖向 去除 连通 污染 维护 | ||
1.一种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蠕动泵、电动脱水除污电极,两个电动脱水除污电极相对平行设置插入底泥中,其特征在于:电动脱水除污电极包括导水电极板、设于导水电极板两侧的带孔有机玻璃板、设于带孔有机玻璃板外侧的滤网、盖设于导水电极板的上覆水隔绝罩,上覆水隔绝罩为开口向下的箱体结构,上覆水隔绝罩与带孔有机玻璃板和导水电极板的结合部进行密封防水,上覆水隔绝罩的下侧边直接置于底泥内,并距导水电极板四周保持一定距离,上覆水隔绝罩插入底泥的下侧边明显深于带孔有机玻璃板与导水电极板的在底泥中的上边缘,导水电极板上设有竖向的导水槽和金属导线,导水电极板的金属导线与上覆水隔绝罩顶部防水导线套管内的防水导线连接,防水导线与直流稳压电源连接,导水电极板底部设有与导水槽连通的孔隙水存储器,孔隙水存储器与孔隙水外排导管连接,孔隙水外排导管与蠕动泵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覆水隔绝罩的下侧边入泥深度为5cm,上覆水隔绝罩3-7的下侧边距离导水电极板3-1前后左右各1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孔有机玻璃板为中下部有孔,上部无孔结构,带孔有机玻璃板与滤网的开孔的高度和宽度完全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孔有机玻璃板为中下部20cm有孔,上部5-10cm无孔,用于密封导水电极板和防止上覆水的侵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孔有机玻璃板孔径不超过5mm,厚度不超过3mm,滤网孔径与厚度均不超过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脱水除污电极还包括与孔隙水存储器相连的T型把手,用于将电动脱水除污电极插入底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覆水隔绝罩为有机玻璃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孔隙水外排导管与蠕动泵通过橡胶软管相连,自动将存储于孔隙水存储器的孔隙水及其所含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外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橡胶软管与蠕动泵连接的集液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水导排的河湖污染底泥原位减量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孔隙水存储器采用上部方形柱状和下部倒三角锥状的结构,便于存储孔隙水和底泥中插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1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牛粪便处理装置
- 下一篇:含油污泥均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