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感应熔炉的铜粉还原机构及其感应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1841.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鹤城镇合顺达金属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22;C22B1/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7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熔炉 还原室 余热收集室 密封式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还原机构 还原气体 出气口 供给瓶 加热室 通气口 气口 铜材 铜粉 连通 回收 水箱连通 长导管 出料口 进料口 水箱 上套 下端 加热 通气 应用 熔炉 室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感应熔炉的铜粉还原机构及其感应熔炉,包括余热收集室、加热室、设置在加热室内的还原室、水箱和还原气体供给瓶,所述余热收集室设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余热收集室通过第一通气口与所述密封式感应熔炉可通气连接,所述余热收集室通过第二通气口与所述加热室连通;所述还原室侧面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还原室通过进气口与还原气体供给瓶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套设一与水箱连通的长导管,所述还原室顶端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还原室下端设有一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铜材回收,避免了铜材浪费,而且充分利用了熔炉产生了大量热量,实现了能量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感应熔炉的铜粉还原机构及其感应熔炉。
背景技术
在铜杆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存在切割、剥皮、铣、削等工序,因此会产生大量的铜粉,这些铜粉最终会回到熔炉中重新融化,然后又变成可以重新加工成为铜杆线的铜材。
铜的熔点是1083.4摄氏度,在熔炉中的铜在达到这个温度的时候,就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特别是在将熔化的铜水浇灌到模具当中时,由于铜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所以使铜的氧化反应更加彻底,这就是为什么从模具中冷却后得到的铜杆表面会是黑色的。
因此通过切割、剥皮、铣、削等工序得到的铜粉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氧化铜或者氧化亚铜,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将这些铜粉重新回炉熔炼,那么经过多次铜粉回炉后,铜杆线中就会掺杂较高的杂质,会对铜杆线的品质以及导电特性造成影响,容易造成用电线路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铜粉投入到熔炉前去除铜粉中的氧化铜的设备,即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感应熔炉的铜粉还原机构及其感应熔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感应熔炉的铜粉还原机构,包括余热收集室、加热室、设置在加热室内的还原室、水箱和还原气体供给瓶,所述余热收集室设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余热收集室通过第一通气口与所述密封式感应熔炉可通气连接,所述余热收集室通过第二通气口与所述加热室连通;所述还原室侧面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还原室通过进气口与还原气体供给瓶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套设一与水箱连通的长导管,所述还原室顶端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还原室下端设有一出料口。
进一步,所述余热收集室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上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还包括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加热室上设有第三通气口,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通过第三通气口与所述加热室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料口及所述出料口上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还原室的材料为高温玻璃。
进一步,所述加热室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感应熔炉,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内设有坩埚、感应线圈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在坩埚外部,所感应线圈环绕在保温层外部,所述铜粉还原机构为以上任一所述的一种铜粉还原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感应熔炉的铜粉还原机构及其感应熔炉,通过余热回收室连通密封式感应熔炉,收集感应熔炉的炽热的废气,再将废气传递到加热室,通过添加余热收集室实现了对加热室温度的控制。同时设计了一个合理的还原室结构,通过将还原室的出气口与水箱连通,使得反应在还原反应是产生的废气可以被水吸收避免污染大气,同时也通过水箱中的水实现还原室的气体的密封作用,避免外界杂质气体进入还原室发生危险。利用还原气体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避免了氧化铜反复回到熔炉中,影响铜杆产品的质量,不仅实现了铜材回收,避免了铜材浪费,而且充分利用了熔炉产生了大量热量,实现了能量的回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鹤城镇合顺达金属制品厂,未经鹤山市鹤城镇合顺达金属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1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蝶阀阀体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粉体溅射镀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