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针管上的取样槽具有双侧槽口的活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5834.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盛涛;马雅军;刘鹏程;水少青;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针管 取样槽 活检装置 针尖 轴线布置 侧槽口 槽口 取样 针管 对称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管壁 活检组织 组织样本 侧开槽 切割式 外套管 滑动 包覆 贯通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式活检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样槽在内针管上且双侧开槽的活检装置,该装置取样准确,可取得体积更大的组织样本,并且取样安全性更高。技术方案是:内针管上的取样槽具有双侧槽口的活检装置,包括内针管以及包覆在内针管外表面且可沿着内针管轴线滑动的外套管;所述内针管的前端带有针尖,位于针尖后方的内针管部位设置有容纳活检组织的取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对称于内针管轴线布置;所述内针管具有圆柱形管壁;所述取样槽设置有对称于内针管轴线布置的两个槽口且两个槽口相互贯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式活检装置,具体是一种带有双侧槽取样内针管及配套外针管的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现在业内常采用一次性活检装置或一次性活检针配套复用型活检装置,用于从肝、肾、前列腺、乳房、脾、淋巴结等软组织或各种软组织瘤中获得活检组织。一次性活检装置或一次性活检针配套复用型活检装置的取样部分全部采用单侧取样槽设计,医学上统称为侧槽切割式活检装置。
在活检取样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取样偏离病灶取样失败的情况。同时,因为采用实心内针杆且单侧开槽的模式,需留有较厚材料作为强度支撑,减少取样槽空间。且内针尖斜面很长,针尖距取样槽距离远,穿透病灶后对病灶后方组织损伤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样槽在内针管上且双侧开槽的活检装置,该装置取样准确,可取得体积更大的组织样本,并且取样安全性更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内针管上的取样槽具有双侧槽口的活检装置,包括内针管以及包覆在内针管外表面且可沿着内针管轴线滑动的外套管;所述内针管的前端带有针尖,位于针尖后方的内针管部位设置有容纳活检组织的取样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对称于内针管轴线布置;所述内针管具有圆柱形管壁;所述取样槽设置有对称于内针管轴线布置的两个槽口且两个槽口相互贯通。
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带有对称分布且与内针管的取样槽一一对应的2个刃口,以与取样槽配合进行组织切割。
所述内针管的针尖至取样槽距离为2-7mm。
由于内针管采用对称的针尖,可准确瞄准病灶,配合对称双侧槽口的取样槽,可防止穿刺时因结构不对称发生的弯曲;并且内针管采用圆柱形管壁支撑,比实心半侧性支撑占有更小的横截面积,提供更大的取样槽空间。
内针管的针尖采用对称结构,明显减少了针尖至取样槽距离,可显著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提高取样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样准确,可取得体积更大的组织样本,并可减少针尖至取样槽距离,取样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活检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之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之一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5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髓细胞固定抽取装置
- 下一篇:带有圆周形取样槽的切割式活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