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爆型接线盒引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6298.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勇;许委;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同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475 四川省巴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存油器 接线 电缆 隔爆型接线盒 引入结构 导热 油压 本实用新型 密封可靠性 穿线效率 伸缩筒体 导热油 宽松度 内侧壁 伸缩筒 顶紧 外筒 油孔 填充 体内 储存 增设 配合 | ||
一种隔爆型接线盒引入结构,包括外筒、密封圈和接线斗。接线斗前端固定设有存油器,存油器具有环状的伸缩筒体,伸缩筒体内储存有导热油,内侧壁开设有若干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斗前端增设存油器,在接线斗顶紧密封圈对电缆进行压紧接线时,将存油器中的导热油压出,以填充密封圈与电缆间的空隙,从而增大密封圈与电缆的配合宽松度,以便提高穿线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对电缆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爆型电机接线盒防爆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爆型接线盒引入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引入隔爆型接线盒进行接线时,需采用引入结构进行固定和密封,以保证电机等设备的安全运行。现有解决方案中,电缆依次贯穿接线斗和筒状外壳内的密封圈后,依靠接线斗与外壳的配合,顶压密封圈,使密封圈内壁变形以充分压持电缆,使两者间无间隙。但在实际使用中,为保证防爆效果,往往采用与电缆外径仅有较小配合孔径的密封圈,影响现场电缆穿入效率,甚至出现电缆无法穿入的现象。但若采用大配合孔径的密封圈,则无法保证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及一种隔爆型接线盒引入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通过在接线斗前端增设存油器,在接线斗顶紧密封圈对电缆进行压紧接线时,将存油器中的导热油压出,以填充密封圈与电缆间的空隙,从而增大密封圈与电缆的配合宽松度,以便提高穿线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对电缆的密封可靠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隔爆型接线盒引入结构,包括外筒、密封圈和接线斗,所述外筒前端设有接合缩口,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靠近所述接合缩口末端处,所述接线斗通过其外壁螺纹与所述外筒内壁螺纹相匹配,沿所述外筒轴线方向在所述外筒内移动,使所述接线斗的前端顶设于所述密封圈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斗前端固定设有存油器,所述存油器具有环状的伸缩筒体,所述伸缩筒体内储存有导热油,内侧壁开设有若干油孔。
进一步,所述伸缩筒体底部与所述接线斗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油孔开设于靠近所述伸缩筒体顶部处。
进一步,所述油孔孔口后的所述伸缩筒体内腔壁处挡设有柔性橡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斗前端增设存油器,在接线斗顶紧密封圈对电缆进行压紧接线时,将存油器中的导热油压出,以填充密封圈与电缆间的空隙,从而增大密封圈与电缆的配合宽松度,以便提高穿线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对电缆的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隔爆型接线盒引入结构,包括外筒1、密封圈2和接线斗3,所述外筒1前端设有接合缩口11,所述密封圈2设置于所述外筒1内部靠近所述接合缩口11末端处,所述接线斗3通过其外壁螺纹与所述外筒1内壁螺纹相匹配,沿所述外筒1轴线方向在所述外筒1内移动,使所述接线斗3的前端顶设于所述密封圈2处。所述接线斗3前端固定设有存油器4,所述存油器4具有环状的伸缩筒体41,所述伸缩筒体41内储存有导热油,内侧壁开设有若干油孔42。
所述伸缩筒体41底部与所述接线斗3间设有第二密封圈43。所述第二密封圈43与所述密封圈2相互配合,使所述伸缩筒体41内大部分导热油暂储于两者间较为密闭的空间内,而小部分导热油填充于密封圈与电缆间的空隙中,使导热油不易干涸,从而延长引入结构的使用期限。同时,两密封圈间填充的导热油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同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同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6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电动机接线设备
- 下一篇:电机可视电缆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