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7597.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0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恽为民;王俊;庞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0;B64C27/12;B64D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桨叶组件 驱动组件 锥齿轮 飞行器 转轴 旋翼组件 桨叶 壳体 上下对称设置 共轴双桨 上壳体 下壳体 转动轴 飞行器技术领域 啮合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设置 带动转轴 等速转动 一端设置 转动连接 同心的 升力 旋翼 自旋 叠加 同心 垂直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包括壳体和多组旋翼组件,壳体包括可拆卸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多组旋翼组件均转动连接于上壳体和下壳体,每个旋翼组件均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桨叶组件,每个桨叶组件均包括桨叶和转轴,上下对称设置的桨叶组件的转轴同心,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与桨叶相连,另一端设置锥齿轮;两个桨叶组件之间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转动轴与两个旋翼的转轴相垂直,驱动组件的转动轴上设置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两个桨叶组件的锥齿轮相啮合。该结构通过一个驱动组件同时带动转轴同心的两个桨叶组件的桨叶反向且等速转动,飞行器的升力叠加,降低了成本,解决了飞行器工作时自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不断兴起的多旋翼飞行器因其具有的成本低、易操作、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以超低空飞行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使用,现有的大多数飞行器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地理探测、农业浇灌及视频拍摄等领域。
旋翼飞行器通常是采用多对旋转方向不同的旋翼来提供升力。为了避免旋翼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旋翼旋转产生的扭矩使旋翼飞行器主体旋转,均设有共轴双桨飞行器。即在其同一旋翼上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电机分别驱动同轴安装的反向旋转的旋翼。电机工作时,两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桨叶高速旋转。共轴的两桨叶均提供向上的升力,但要保持两桨叶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以此用来抵消工作时产生的反扭力,解决飞行器自旋的问题。但是增加的电机的数量会使飞行器的成本大幅提高,而且受到上下桨叶的相互影响,会造成电机的转速难以较好地控制,导致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解决了现有共轴双桨飞行器为了避免飞行器自旋采用两个电机同时驱动两个桨叶转动,增加成本,降低飞行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包括:
壳体,其包括可拆卸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及
多组旋翼组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每个所述旋翼组件均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桨叶组件,每个所述桨叶组件均包括桨叶和转轴,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组件的转轴同心,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与所述桨叶相连,另一端设置锥齿轮;两个桨叶组件之间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转轴与两个所述旋翼的转轴相垂直,所述驱动组件的转动轴上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两个所述桨叶组件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组件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以使两个所述锥齿轮带动对应的所述桨叶反向且等速转动。
旋翼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桨叶组件,每个桨叶组件的转轴一端与桨叶连接,另一端与锥齿轮连接,两个桨叶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设置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与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组件相啮合,即通过一个驱动组件即可同时带动两个旋翼组件的桨叶反向且等速转动,飞行器的升力叠加,并且抵消了桨叶旋转时产生的反扭矩,降低了成本,飞行更平稳,解决了飞行器工作时自旋的问题。
作为上述共轴双桨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翼组件的组数奇数。
作为上述共轴双桨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翼组件的组数为3组。
作为上述共轴双桨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倾斜角度为45°。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倾斜角度为45°,制备方便。
作为上述共轴双桨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组旋翼组件沿所述壳体的中心轴周向均布。使得飞行器的飞行更平稳。
作为上述共轴双桨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位于所述桨叶和所述锥齿轮之间,所述旋翼组件通过所述轴承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7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支撑脚架
- 下一篇:一种自动折叠三轴增稳摄像四旋翼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