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加热炉出料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8317.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夏金孝;田伟;李学坤;王建芳;刘宝庆;陈富兵;潘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B07C5/34;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架 超温 中频加热炉 分拣装置 出料架 暂存区 冷却 合格品 产品质量水平 中频感应加热 二次利用 冷却风机 冷却装置 驱动连杆 热轧产品 伸缩装置 温控装置 物料分选 自动功能 报废率 转动轴 次品 分流 员工 支撑 配合 | ||
一种中频加热炉出料架,包括超温物料架、欠温物料架;超温物料架包括次品暂存区、分拣装置;欠温物料架包括冷却暂存区、冷却装置;分拣装置又包括支撑部、转动轴、驱动连杆、伸缩装置。通过本装置,配合温控装置,可以满足将中频感应加热的物料进行三分流,即合格品、欠温物料、超温物料;本装置的使用提高物料分选自动功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降低热轧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通过安装一个冷却风机,对欠温物料进行及时冷却,实现物料的二次利用,降低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钢管热轧出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中频加热炉出料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轴承钢管热轧出料装置只有一个受料槽,无法实现物料分选,造成员工劳动量大、产品质量水平低下。影响热轧钢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加热温度不稳定,如果温度偏高,则加热物料只能报废处理,而温度偏低的物料在经过快速冷却后可以重新加热回用,传统方法温度偏低和偏高的物料未能区分处理,导致产品报废率高,材料浪费。
专利公开号CN205518684U、公开日为2016-8-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频加热炉出料三路温度分选装置,其包括温度保护罩、分流滑板、测温仪及分流控制系统,能准确地分选出常温、低温及高温棒料。但是该技术方案将常温物料分拣出来导致加工效率降低,并且缺少对低温物料的及时冷却,会影响报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中频加热炉出料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系统控制分拣装置,对欠温物料与超温物料实现自动分拣功能,并且用冷却风机对欠温物料快速冷却实现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频加热炉出料架,包括超温物料架、欠温物料架,所述超温物料架与所述欠温物料架相邻设置;
所述超温物料架包括次品暂存区、分拣装置;
所述欠温物料架包括冷却暂存区、冷却装置;
所述次品暂存区相对所述冷却暂存区独立设置,所述分拣装置具备使物料进入所述次品暂存区或所述冷却暂存区的动作。
由此,分拣装置由温控系统控制,控制器内设置一合格温度范围,当中频加热温度低于温度范围下限时,控制器控制分拣装置动作使物料进入冷却暂存区;当中频加热温度高于温度范围上限时,控制器控制分拣装置动作使物料进入次品暂存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分拣装置包括支撑部、转动轴、驱动连杆、伸缩装置;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转动轴固接;
所述驱动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接;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超温物料架连接;
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驱动连杆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另一端与所述超温物料架连接。
由此,所述伸缩装置可以是气缸或油缸,采用气缸具有反应动作快、安全环保的优点,采用油缸具有提升力大、工作平稳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撑部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动作下具备以所述转动轴为轴心转动的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撑部至少包括用于为物料提供滚入所述冷却暂存区的欠温分拣位,以及用于为物料滚入所述次品暂存区提供开口的超温分拣位。
中频加热过程中欠温物料远远多余超温物料,因此支撑部默认处于欠温分拣位,且处于欠温分拣位时气缸不用工作,支撑部由其自重将次品暂存区封闭,这样可以达到节省能量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欠温分拣位时与水平面呈倾斜角α,且α>10°。
由此,倾斜角α>10°可以使物料顺畅的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8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