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9437.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战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可健可康负离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三极管 自激振荡 电容 电阻 负离子发生电路 电感 本实用新型 升压 倍压整流 滤波整流 串联 大功率三极管 工作频率控制 触发二极管 双管推挽式 高频磁环 输出功率 震荡电路 低压端 发射极 高压端 集电极 最大化 推挽 轮换 反馈 配合 | ||
1.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包括滤波整流部分、自激振荡部分、升压部分及倍压整流部分,其特征在于,自激振荡部分包括电阻R1、R2,电容C2、C3、C4,功率三极管Q1、Q2和推挽电感T1,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功率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自激振荡部分的高压端;电阻R1与电阻R2的一端串联,电容C2与电容C3的一端串联,功率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功率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功率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自激振荡部分的低压端;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触发二极管DB3与功率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推挽电感T1包括一个初级线圈和两个次级线圈,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升压部分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初级线圈的一端相连;其中一个次级线圈的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其另一端分别与功率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连;另一个次级线圈的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其另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滤波整流部与自激振荡部分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分别相连,自激振荡部分通过升压部分产生高压,与倍压整流部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滤波整流部分包括整流桥、滤波电感L1、电解电容C1,整流桥由整流管D1、D2、D3、D4组成;整流管D1的负极、D2的正极与滤波电感L1的一端连接,滤波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一端,D3的正极、D4的负极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D2的负极、D3的负极连接于自激振荡部分的高压端,D1的正极与D4的正极连接于自激振荡部分的低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滤波电感L1的一端,通过玻璃保险丝F1与整流管D1的负极、D2的正极相连;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于D2的负极、D3的负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于D1的正极、D4的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自激振荡部分包括电阻R3、R4、R5、R6,电阻R3、R4、R5、R6均为限流电阻;电阻R3的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其另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4的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其另一端与自激振荡部分的低压端相连;电阻R5的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1对应的次级线圈相连;电阻R6的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功率三极管Q2对应的次级线圈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自激振荡部分还包括二极管D5、D6,二极管D5的负极与自激振荡部分的高压端相连,二极管D5的正极与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3的另一端、功率二极管Q2的集电极、功率三极管Q1对应的次级线圈相连,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自激振荡部分的低压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升压部分为电感T2,电感T2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的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感L2相连;次级绕组的两端与倍压整流部分相连,次级绕组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7与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倍压整流部分为六倍压整流电路,其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可连接发射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功率三极管Q1和功率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可健可康负离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可健可康负离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9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舱的避雷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负氧离子释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