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0018.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沈汶波 |
地址: | 20002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微型传感器 端子插槽 介质通道 信号端子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 种检测 便携式检测设备 容纳 微型化 便携式产品 电性导通 端子设置 核心技术 疾病筛查 即时检测 面向信号 医疗护理 传感器 同侧 连通 整机 体内 医护 贯穿 应用 开发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微型传感器集成于第一壳体内;信号端子与微型传感器连接并突出于第一壳体;介质通道与微型传感器连通并同侧突出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包括端子插槽、容纳腔;端子插槽面向信号端子设置,用于容纳信号端子;容纳腔贯穿第二壳体,用于容纳介质通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结合时,介质通道插入容纳腔内,信号端子及端子插槽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化、便携式检测设备,能够即时检测产品,实现了医疗护理的分散,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突破了疾病筛查方面的限制;降低成本,实现传感器一次性使用;有利于核心技术保护,从而在各个类别的便携式产品中得到开发和应用,减少整机维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化、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机构在进行与患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测试与检测中,需要采集人体或动物患者的生物样本,如尿液、血清、血浆、脑脊液等类似物进行检测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现代化的提升,检测设备也面临着更高的市场要求。在不同的医疗领域,针对不同医疗健康监护,不同的医疗救治相关的医疗仪器,都有逐步走向便携式、微型化、简单化、多功能、准确性高的趋势。很多小型设备桌面式检测平台对检测核心的保密性、安全性、便捷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关键的技术上,要求检测设备能够更灵活的放置和搭建应用平台,同时解决核心免维护的问题。
而现有的检测平台核心以实现电路上的导通对接为多,多数集成在设备内部,光电类传感器居多,定期定量更换检测单元的装置不适用于此平台。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可分离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微型传感器、信号端子、介质通道;微型传感器集成于第一壳体内;信号端子与微型传感器连接并突出于第一壳体的表面;介质通道与微型传感器连通,并与信号端子同侧突出于第一壳体的表面;第二壳体包括:端子插槽、容纳腔;端子插槽面向信号端子设置,用于容纳信号端子;容纳腔贯穿第二壳体,用于容纳介质通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结合时,介质通道插入容纳腔内,信号端子及端子插槽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化、便携式的检测设备,能够即时检测产品,实现了医疗护理的分散,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突破了疾病筛查方面的限制;传感器体积的微型化结构开发,也意味着成本的同步降低,当成本降低至足够低的水平后,传感器将可一次性使用;而巧妙的便携式设计更有利于对核心技术的保护,从而得以在各个类别的便携式产品中得到开发和应用,减少整机维护费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可分离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微型传感器、信号端子、介质通道;
所述微型传感器集成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微型传感器连接并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
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微型传感器连通,并与所述信号端子同侧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端子插槽、容纳腔;
所述端子插槽面向所述信号端子设置,用于容纳所述信号端子;
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容纳所述介质通道;
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结合时,所述介质通道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信号端子及所述端子插槽电性导通。
优选地,所述介质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流经所述微型传感器的第一通道,及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的第二通道;
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信号端子两侧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昌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0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