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1254.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斯文;黄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渠道 污水收集 生态降解 藕塘 旁通 连通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处理系统 农田 本实用新型 沉淀作用 初期雨水 氮磷元素 高度一致 下游水体 用地性质 周边设置 回收 残余的 浑浊度 排放口 收集端 溢流口 种植塘 生长 氮磷 集水 治理 蓄水 雨水 吸收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系统,其包括污水收集渠道,所述污水收集渠道的收集端与农田连通;生态降解藕塘,所述生态降解藕塘与污水收集渠道的回收端连通;旁通渠道,所述旁通渠道的溢流口靠近所述污水收集渠道的回收端设置,且其高度与生态降解藕塘的最高蓄水位的高度一致,所述旁通渠道的另一端的排放口与下游水体连通。通过在农田周边设置生态集水渠道将农田初期雨水通过渠道收集后,排入莲藕种植塘,利用莲藕塘的沉淀作用,降低雨水浑浊度,同时莲藕的生长将吸收氮磷等多种元素,既能够利用残余的氮磷元素促进莲藕的生长,又不涉及用地性质的改变,能够更好的推进实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氮和磷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农田初期雨水的地表径流中,含有较多的泥沙、氮磷等营养物质,泥沙直接排入水体将提高水体的浑浊度;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可能导致水中营养元素过剩,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变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即“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通过有效的手段,治理农田初期雨水污染已经成为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农田初期雨水量较小,而且较为分散,采用混凝沉淀或者污水生物工艺处理,一般工程成本高,而且不适宜波动大的小水量,且农田周边的用地性质一般为农业用地,用地性质无法改变为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具有很大的实施困难。如何能够利用更为生态的处理方式进行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显得格外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够利用残余的氮磷元素促进莲藕的生长,又能够不涉及用地性质的改变,能够更好的推进实施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系统,其包括
污水收集渠道,所述污水收集渠道的收集端与农田连通;
生态降解藕塘,所述生态降解藕塘与污水收集渠道的回收端连通;
旁通渠道,所述旁通渠道的溢流口靠近所述污水收集渠道的回收端设置,且其高度与生态降解藕塘的最高蓄水位的高度一致,所述旁通渠道的另一端的排放口与下游水体连通。
优选的,其中,所述污水收集渠道的回收端设有一阀门,所述生态降解藕塘内设有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阀门的驱动部件通过一中央控制模块与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在生态降解藕塘中的液位高度达到预设的最高蓄水位时关闭,并控制阀门在生态降解藕塘中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的最低蓄水位时开启。
优选的,所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系统还包括一循环灌溉渠道,所述循环灌溉渠道通过一抽送泵与生态降解藕塘连通。
优选的,所述抽送泵与中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内设有计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计时单元在阀门关闭时触发计时,并在计时达到设定阈值时由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抽送泵启动。
优选的,所述抽送泵通过中央控制模块与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抽送泵在生态降解藕塘中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的最低蓄水位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1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新型湿地布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