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581564.4 申请日: 2017-11-23
公开(公告)号: CN207541956U 公开(公告)日: 2018-06-26
发明(设计)人: 李伟;张力友;于勇;范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21C15/14 分类号: G21C15/14
代理公司: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代理人: 田明;任晓航
地址: 10084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安全壳 热管换热器 非能动 本实用新型 热管换热式 导出系统 加热段 冷凝段 水箱 汽化 固有安全性 布置位置 对流传热 高温气体 简化系统 强化换热 事故工况 水箱侧面 自然循环 换热管 驱动力 热量带 冷凝 壁面 管内 排出 排热 加热 凝结 安全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热管换热器加热段以及设置在安全壳外水箱内的热管换热器冷凝段,水箱的布置位置高于热管换热器,水箱侧面及底部通过强化换热边界与热管换热器相连接,热管换热器的加热段通过换热管的壁面冷凝和对流传热,将安全壳内的热量带出,借助自然循环驱动力,将被加热的管内汽化气体排向安全壳外,产生的高温气体在冷凝段凝结,向水箱排出热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事故工况下更安全、更高效地维持安全壳的长期排热,并能够简化系统管路,提高非能动系统的固有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安全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非能动技术的研究,其中以非能动安全先进核电厂AP1000第三代核电机组为代表。

美国AP1000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采用非能动方式把安全壳内的热量散发到最终热阱-大气,如图1所示。正常运行工况下,空气从屏蔽构筑物顶部入口进入,流过下降通道后又反向通过上升流道,带走安全壳容器壁传递的热量,最后从烟囱排至环境,在安全壳上方设置重力注水箱。接到安全壳高压力信号后,系统的事故后运行自动启动,只需开启三个常关隔离阀中的任何一个,不需其他动作即可启动系统。系统的启动也可由操纵员在主控室或远程停堆工作站手动启动。

亦有以普通换热器作为非能动安全壳排热装置的系统(例如俄罗斯AES-2006堆型,如图2所示)。这种非能动换热系统主要利用流体两端受热不同产生的密度差工作。在安全壳发出压力警报后,开启管路阀门,流体即可被密度差推动进行自然循环换热,将安全壳中的热量排入换热水箱,进而排出大气。这种以分体式换热器为载体的余热排出系统结构多、管路长,存在较大的沿程阻力,在一些事故工况下有失效的可能。同时,其热阻更大,载热效率相较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热管更低,存在载热功率不足的可能。

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考虑,采用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水平是大势所趋,采用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保证在超设计基准事故情况下安全壳的长期排热,可以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缓解严重事故的后果。使反应堆达到或具有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水平。设置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可以满足我国核安全法规HAF102(2004)《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中规定的严重事故下保持安全壳完整性和安全壳排热的要求,满足EUR和URD中关于要保证超设计基准事故下安全壳的排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核电站安全设计的需要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从而可以在事故工况下更安全、更高效地维持安全壳的长期排热,并能够简化系统管路,提高非能动系统的固有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热管换热器加热段以及设置在安全壳外水箱内的热管换热器冷凝段,水箱的布置位置高于热管换热器,水箱侧面及底部通过强化换热边界与热管换热器相连接,热管换热器的加热段通过换热管的壁面冷凝和对流传热,将安全壳内的热量带出,借助自然循环驱动力,将被加热的管内汽化气体排向安全壳外,产生的高温气体在冷凝段凝结,向水箱排出热量。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其中,所述的强化换热边界包括多层导热金属板及导热翅片。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其中,所述的水箱内部及安全壳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热管换热器的热管组件并起到强化换热作用的结构组件和强化换热装置。

更进一步,所述的结构组件和强化换热装置由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强化换热装置为肋片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1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