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刮痧砭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1668.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翟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希亮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凸块 刮痧头 刮痧 加热棒 加热腔 装配槽 灸器 手柄 电源母线 腔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保健按摩 电源连通 活血化瘀 通气孔道 供热源 滑槽 滑盖 排毒 拼接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按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痧砭灸器。该刮痧砭灸器,包括手柄、刮痧头和加热棒,所述手柄上设有腔体,腔体上通过滑槽设有滑盖,所述腔体内设有加热腔和装配槽,加热腔与装配槽之间连通,所述刮痧头上设有连接凸块,刮痧头通过连接凸块与装配槽拼接,所述刮痧头位于连接凸块内设有加热棒,加热棒经导线与电源母线头连接,通过电源母线头与电源连通,所述连接凸块与刮痧头之间连通有多个通气孔道,所述加热腔内设有供热源机构。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强了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给人们的使用也带来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按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痧砭灸器。
背景技术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而现有刮痧板通常采用牛角类或玉石类,但是两者多位结构简单的扁平刮痧器,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形状凹陷或者凸起的部位不易刮到,影响刮痧治疗效果,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便,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刮痧砭灸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刮痧砭灸器,包括手柄、刮痧头和加热棒,所述手柄上设有腔体,腔体上通过滑槽设有滑盖,所述腔体内设有加热腔和装配槽,加热腔与装配槽之间连通,所述刮痧头上设有连接凸块,刮痧头通过连接凸块与装配槽拼接,所述刮痧头位于连接凸块内设有加热棒,加热棒经导线与电源母线头连接,通过电源母线头与电源连通,所述连接凸块与刮痧头之间连通有多个通气孔道,所述加热腔内设有供热源机构。
进一步,所述供热源机构由防护网构成,通过在防护网内放置点燃的艾条实现加热,并将热能传递至刮痧头。
进一步,所述供热源机构由储蓄电池构成,加热腔内设有储蓄电池,加热棒通过导线与手柄一端的电源母线头连接,且并联储蓄电池行程回路,断掉电源连接后可通过储蓄电池对加热棒提供电能。
进一步,所述腔体位于手柄中间部位。
进一步,所述手柄一端设有电源母线头,手柄位于刮痧头的一侧设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纹或防滑凸块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所述刮痧头底面设有刮痧凹腔。
进一步,所述滑盖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和开合扣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刮痧砭灸器结构简单,腔体位于手柄中间部位,使刮痧头装配至手柄中间,便于使用时双手进行操作,同时采用多种加热方式,既能实现刮痧的同时,还能达到艾灸的功效,将刮痧、热刮痧和艾灸融为一体,加强了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给人们的使用也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刮痧砭灸器底部喷射布置平面图。
图中,1腔体,2手柄,3滑槽,4滑盖,5加热腔,6装配槽,7防护网,8 刮痧头,9连接凸块,10通气孔道,11透气孔,12加热棒,13导线,14电源母线头,15开合扣槽,16刮痧凹腔,17防滑结构,18储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希亮,未经翟希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1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颈背、脊柱按摩的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偏瘫护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