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生物养殖鱼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3424.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5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雍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谢建;王莎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缸 主缸 溢流槽 鱼缸 海洋生物 开窗 本实用新型 过滤装置 过滤区 上水管 下水管 连通 养殖 下水 蛋白分离 胶水密封 内部设置 养殖区 溢流口 缸区 开合 水泵 把手 架设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洋生物养殖鱼缸,设计鱼缸领域,包括主缸和设置在主缸下方的底缸,所述主缸与底缸之间通过胶水密封连接,所述主缸由溢流槽分为养殖区和下水区,底缸内部设置有3个组合溢流槽,组合溢流槽把底缸内部左至右依次分为过滤区、蛋白分离区、藻缸区和上水区,上水区与主缸通过上水管连通,上水区水泵与上水管相连接,下水区底部设置有与过滤区连通的下水管,下水管与过滤装置相连,所述过滤装置架设在底缸的底部上,所述底缸上方设置有一面开窗,开窗上设置有一个把手,所述开窗向外开合,所述开窗的开口高于组合溢流槽的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为养殖海洋生物爱好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领域,尤其涉及海洋生物养殖鱼缸。
背景技术
观赏鱼一直深受人们欢迎,而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养殖海洋生物,不仅包括海洋观赏鱼,还有海洋内的海星、珊瑚和海草等。但海水水体与淡水水体环境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不仅仅是海洋水体与淡水水体盐度不同,而且因为海洋容量巨大,海洋水体的环境更为稳定,所以海洋生物对水体的要求更高,水体温度、pH和盐度等细微改变也很可能会对海洋生物有致命的危险。因此人工养殖海洋生物时需要随时注意水体的各项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海水养殖要求复杂,难以养殖的问题,提供一种海洋生物养殖鱼缸。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生物养殖鱼缸,包括主缸和设置在主缸下方的底缸,所述主缸与底缸之间通过胶水密封连接,所述主缸由溢流槽分为养殖区和下水区,溢流槽包括设置在主缸底部的溢流板A和设置在主缸顶部的溢流板B,溢流板A和溢流板B的高度之和大于主缸的深度,溢流板A和溢流板B 之间的距离为1~2cm,所述溢流板B上设有鱼梳,鱼梳中心距主缸顶部的距离为2~4cm,底缸内部设置有3个组合溢流槽,3个组合溢流槽把底缸内部左至右依次分为过滤区、蛋白分离区、藻缸区和上水区,上水区与主缸通过上水管连通,上水区水泵与上水管相连接,下水区底部设置有与过滤区连通的下水管,下水管与过滤装置相连,所述过滤装置架设在底缸的底部上,所述底缸上方设置有一面开窗,开窗上设置有一个把手,所述开窗向外开合,所述开窗的开口高于组合溢流槽的溢流口。
具体地,所述组合溢流槽从左至右溢流口依次逐渐降低,所述组合溢流槽各溢流槽的溢流板之间相距1~2cm。
具体地,所述过滤区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从上至下一次设置为玻璃纤维层、海绵层、珊瑚沙层和活性炭层。
具体地,所述鱼梳宽度为0.4~0.6cm。
具体地,所述主缸宽45~95cm,高30~70cm。
具体地,所述主缸宽50~80cm,高40~60cm。部分海洋生物如珊瑚和海藻,养殖过程中需要光合作用,鱼缸不宜设计太深,保证其正常光合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新型经过过滤装置、蛋白分离器、藻缸进行水质净化,通过该系统形成一套生态过滤系统,不仅净化了水质效果好,而且净化后的水质与自然水质最为接近,更适合鱼群养殖。
2.部分海洋生物如珊瑚和海藻,养殖过程中需要光合作用,鱼缸不宜设计太深,保证其正常光合作用,30~60cm为最佳养殖深度,不仅光照效果好而且方便操作,而鱼缸较宽的设计其造景效果更好。
3.蛋白分离器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可以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的原理,采用充氧设备或旋涡泵产生大量的气泡,将通过蛋白质分离器将海水净化,可以环保且高效的去处水中的蛋白质,对水质影响较小。
4.底缸与主缸一体结构,在底缸上方开设开窗,更加卫生,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底缸净水系统的影响,开窗方便更换和维修各系统,开窗开口设置在溢流口上方,可以避免开窗对净水系统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3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