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5444.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申少华;乔东;赵晨辉;房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6 | 分类号: | B60Q1/26;E05B85/10;G08G1/123;H05K7/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外把手 手窝 点亮 控制系统 提示灯 信号接收模块 智能钥匙 寻车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车门 照射 亮光区域 接收点 照亮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其用于响应于智能钥匙的寻车信号,而对形成于车门上的、相对于车门外把手布置的手窝进行照亮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位于车门外把手上、并对应于手窝设置,以可构成对所述手窝处的照射的提示灯单元,用于接收点亮提示灯单元的所述智能钥匙的寻车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以及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所接收的信号,而控制所述提示灯单元点亮。本实用新型的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在使用中可通过对智能钥匙寻车信号的接收,控制提示灯单元点亮而照射手窝处,以此可在车门处形成亮光区域,而便于识别车辆以及车门外把手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车门,其上的外把手在目前多为仅具有基本的开关门功能,当然,出于提升外观品质的考虑,有的车门外把手也会采用喷漆或增加电镀装饰亮条,而还有一些车门外把手还会在其内部设置PEPS感应模块,以可通过智能钥匙实现对车门的遥控解锁、闭锁功能。不过,现有车辆在使用时,普遍存在车辆位置,以及车门外把手位置在黑暗环境中不易识别的问题,从而会造成寻车及开关门上的不便,并且现有的车门外把手因功能简单,也难以对汽车车门整体的科技感带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以可便于识别车辆及车门外把手的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用于响应于智能钥匙的寻车信号,而对形成于车门上的、相对于车门外把手布置的手窝进行照亮控制,且所述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包括:
提示灯单元,位于所述车门外把手上、并对应于所述手窝设置,以可构成对所述手窝处的照射;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点亮所述提示灯单元的所述智能钥匙的寻车信号;
控制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所接收的信号,而控制所述提示灯单元点亮。
进一步的,所述提示灯单元为装设于所述车门外把手上的LED光源。
进一步的,于所述车门外把手的内侧形成有对应于所述手窝处设置、且于所述手窝一侧开口的容置槽,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固定有安装底座,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有PCB板,所述LED光源装设于所述PCB板上,并于所述LED光源上方设有位于所述容置槽开口处的外壳,所述外壳构成对所述容置槽开口的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盒状、而形成有向所述安装底座一侧敞口的容纳腔,所述PCB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安装底座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敞口处。
进一步的,于所述容纳腔内固定有扣置在所述提示灯单元上的导光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容纳腔敞口的边沿设置有抵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底座之间的密封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为带雾度的PC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覆设有ePD涂层的PMMA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散热孔,并于所述散热孔处覆盖有透气薄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窝接近点亮的车门外把手控制系统,通过相对于手窝布置的提示灯单元,在使用中可通过对智能钥匙寻车信号的接收,控制提示灯单元点亮而照射手窝处,以此可在车门处形成亮光区域,而便于识别车辆以及车门外把手的位置。同时,通过提示灯单元对手窝处的点亮,也可提升车门的科技感,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5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