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留洞口定型化可开启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6177.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0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赵青松;鞠宪彬;李哲;刘清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13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铁 盖板 可开启 底座 防护装置 预留洞口 定型化 本实用新型 插销 圆柱滚 侧边 防护 侧边边缘 底座安装 底座形状 方便施工 固定结构 膨胀螺栓 转动铰接 装置拆卸 固定的 固定物 牢固性 插孔 带扣 铰接 墙体 适配 阴角 洞口 焊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留洞口定型化可开启防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盖板、扁铁底座和圆柱滚轴;其中所述盖板和扁铁底座形状适配,且通过圆柱滚轴在所述盖板和扁铁底座的一个侧边进行转动铰接连接,所述盖板上与铰接的侧边相对的另一个侧边边缘焊接有带扣搭的插销,所述扁铁底座上对应所述插销的侧边上设有插孔;所述扁铁底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扁铁底座安装到固定物上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膨胀螺栓等将防护与墙体进行固定,也可以再阴角处固定,提高洞口防护固定的牢固性,此外预留洞口定型化可开启防护装置,采用可开启形式以方便施工;整个装置拆卸后可在下个项目循环使用,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楼板预留洞口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一种常见的开洞方式,多用于烟风道、电井及集水坑等部位。预留洞口防护不当很容易造成物体坠落伤人事故和工人坠落伤亡事故,另外,在采用预留洞口防护措施时,还应考虑施工时对洞口防护的反复开启和恢复,以方便施工,提供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防护措施的牢固性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进度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现有技术方案大多采用多层胶合板和方木用铁钉钉装而成的组合木盖板作为预留洞口的防护措施,多层胶合板刚度较低并且通过钢钉与楼板进行固定,而且遇到像烟风道等墙体阴角处的预留洞口时,仅能进行两边固定而另外两边处于悬挑状态。另外,组合木盖板一般使用一个过项目之后便报废,循环使用率较低。
现有预制洞口的防护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点:
1.多层板刚度较低且仅靠板件与洞口边缘的搭接部分作为主要支撑;位于墙体阴角处的预留洞口的防护,仅能使用钢钉将多层板垂直相交的两边进行固定,而另外两边处于悬挑状态施工人员失误踩上去很容易造成坠落伤亡事故。
2.组合木盖板防护措施采用钢钉直接与混凝土楼板进行固定,工人在洞口进行施工时,需现将钢钉取掉,施工完成后再将洞口防护进行恢复,操作较为繁琐。另外,部分工人进行操作时习惯性把洞口防护开启后不能及时恢复,以及恢复时固定不牢固等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传统组合木盖板一般使用过一个项目之后,便由于多层板报废等原因不能再使用,循环使用率较低,不利于材料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洞口定型化可开启防护装置,该装置采用可开启形式以方便施工,装置拆卸后可在下个项目循环使用,从而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留洞口定型化可开启防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盖板、扁铁底座和圆柱滚轴;其中所述盖板和扁铁底座形状适配,且通过圆柱滚轴在所述盖板和扁铁底座的一个侧边进行转动铰接连接,所述盖板上与铰接的侧边相对的另一个侧边边缘焊接有带扣搭的插销,所述扁铁底座上对应所述插销的侧边上设有插孔;所述扁铁底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扁铁底座安装到固定物上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在扁铁底座上焊接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在扁铁底座上设置的预留螺栓通孔。
进一步,所述盖板和扁铁底座为四方形。
进一步,在所述扁铁底座除设有插孔的侧边外的三个侧边上均设有所述螺母。
进一步,所述扁铁底座的四个侧边均设有预留螺栓通孔。
进一步,所述圆柱滚轴的数量为1-3个。
进一步,所述盖板为压纹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6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