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豆育种用多功能育种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8096.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鹏;申晓慧;李如来;李志民;李增杰;郑海燕;吴宏达;李道明;杨鹤;刘俊刚;孙力;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15400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种盘 育种 积水腔 绿豆芽 本实用新型 加热腔 绿豆 下放 下端密封 生长 进水管 上端 底端 通孔 下端 连通 预留 堆放 烦恼 浇水 贯穿 培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豆育种用多功能育种盘,包括育种盘,育种盘内设有育种槽,育种盘上端的四周固定设有四个上放置柱,对应四个上放置柱的育种盘下端固定设有四个下放置柱,育种槽的内底面上贯穿设有通孔,该育种槽的底端固定设有积水腔,积水腔的一端固定连通设有进水管,积水腔下端密封设有加热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放置柱和下放置柱之间的固定,可以使多个育种盘进行逐层堆放,且在育种槽上方预留足够的空间供绿豆芽生长,从而极大的利用空间,通过积水腔给绿豆芽提供生长期间必要的水分,避免了人们经常浇水的烦恼,通过加热腔可以保证在冬天时育种盘也能提供出较为舒适的绿豆芽培育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豆育种用多功能育种盘。
背景技术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同时绿豆芽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为此绿豆芽的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有许多居民在自己家中进行育种,但是由于空间较小,而目前的育种盘大多较为简单,一次不能培育较多的绿豆芽,而且绿豆芽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在22℃左右的温度才能发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绿豆育种用多功能育种盘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豆育种用多功能育种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豆育种用多功能育种盘,包括育种盘,所述育种盘内设有育种槽,所述育种盘上端的四周固定设有四个上放置柱,对应四个上放置柱的育种盘下端固定设有四个下放置柱,所述育种槽的内底面上贯穿设有通孔,该育种槽的底端固定设有积水腔,所述积水腔的一端固定连通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竖向贯穿育种盘的一侧,所述积水腔下端密封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固定设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上放置柱的上端固定内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插接有下放置柱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积水腔覆盖位于育种槽的下端,该积水腔内盛放有水,所述进水管为L型结构,其上端贯穿育种盘,下端连通积水腔,该进水管的两侧内壁上间断设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向进水管的另一侧下方倾斜设置,且隔板和另一侧的进水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该隔板上固定设有海绵。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位于积水腔的正下方,所述积水腔的底板为导热铝板,加热片的加热端置于加热腔内部,加热片的供电连接端穿过加热腔置于加热腔外部并连接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放置柱和下放置柱之间的固定,可以使多个育种盘进行逐层堆放,且在育种槽上方预留足够的空间供绿豆芽生长,从而极大的利用空间;
2、通过积水腔给绿豆芽提供生长期间必要的水分,避免了人们经常浇水的烦恼;
3、通过进水管向积水腔内注水,且交替设置的隔板可有效的避免积水腔内水分蒸发;
4、通过加热腔可以保证在冬天时育种盘也能提供出较为舒适的绿豆芽培育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堆放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8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