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9080.4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9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军;谈际刚;张二明;邵保林;李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48;H01M10/42;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04;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集成模块 前面板 正负极 上半壳体 下半壳体 动力电池包 新能源汽车 壳体内部 连接片 前端盖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接插件连接 接插件 外部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电芯集成模块,壳体包括上半壳体、下半壳体、前面板以及前端盖,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连接,前面板与上半壳体以及下半壳体连接,前端盖覆盖在前面板上;电芯集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电芯集成模块由多个电芯集成,通过连接片连接电芯之间的正负极,电芯集成模块的正负极通过连接片与外部正负极接插件连接,前面板设置在电芯集成模块的前端,前面板上设置有外部正负极接插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设置于电池箱体上部与电池箱体形成密封结构的顶盖板;电池箱体与顶盖板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底部支撑板、电池模块组件、骨架绝缘垫板、顶盖板骨架和顶盖绝缘垫板;电池箱体设置为有箱体短侧板、箱体长侧板和箱体底板拼接而成;电池模块组件与箱体底板不接触。
此种结构的动力电池包是把用电芯组装好的一个个电池模块放到电池包里面,加以固定,然后通过电池包外壳与顶盖密封,集成率较低,附件过多,导致电池包结构过于笨重,能量密度不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能够提高动力电池包的电芯集成率,减少电池包附件,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包,其能够减少电池包内部的附件布置数量,增加电池包内部的电芯布置数量,提升电池包的电芯集成率,进而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电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上半壳体、下半壳体、前面板以及前端盖,所述上半壳体与所述下半壳体连接,所述前面板与所述上半壳体以及所述下半壳体连接,所述前端盖覆盖在所述前面板上;
所述电芯集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芯集成模块由多个电芯集成,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电芯之间的正负极,所述电芯集成模块的正负极通过所述连接片与外部正负极接插件连接,所述前面板设置在所述电芯集成模块的前端,所述外部正负极接插件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由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电芯集成模块组成,电芯集成模块直接通过电芯集合而成,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内部支撑件以及电池模块组件等附件,减少了电池包内部的附件布置数量,提高了电池包的电芯集成率,进而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信息采集器以及外部低压接插件,所述电芯集成模块的侧面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器,所述信息采集器连接所述外部低压接插件。
所述信息采集器内部集成有烟雾检测模块。
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电芯集成模块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包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外部冷却接口,所述冷却管道连接所述外部冷却接口。
所述上半壳体、下半壳体、前面板以及前端盖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集成模块之间填充有绝缘垫板。
所述电芯周向上包裹有绝缘层。
所述壳体采用防火材料制成。
所述电池包采用标准化设计,根据内部电芯型号以及电芯集成的数量设计为多个不同型号的标准化电池包。
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9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