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护筒顶部校核护筒埋设位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1658.X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侯世伟;刘旭丽;张玉龙;王恒;马士贺;辛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3/06 | 分类号: | E02D1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红外线 发射装置 护筒 支撑板 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 埋设位置 气泡水准器 刻度尺 下表面 按钮 校核 施工环境要求 支撑板上表面 支撑板下表面 十字形板 校核装置 桩基钻孔 上表面 体积小 埋设 垂直 电池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钻孔前的护筒埋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护筒顶部校核埋设位置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板、气泡水准器、中心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刻度尺、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护筒和电池;支撑板为相互垂直等分的十字形板,上表面为刻度尺;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气泡水准器和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中心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和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中心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位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十字中心处;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位于距支撑板A尺的下表面十字中心5cm处。本实用新型的校核装置可以提高护筒埋设位置的准确性,同时其体积小、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对施工环境要求不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钻孔前的护筒埋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护筒顶部校核护筒埋设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钻孔灌注桩中,常埋设钢护筒来定位需要钻的桩位。护筒为钢护筒,壁厚10mm,护筒定位时,先以桩位中心为圆心,根据护筒半径在土上定出护筒位置,护筒就位后,施加压力将护筒埋入约50cm。如下压困难,可先将孔位处的土体挖出一部分,然后安放护筒埋入地下。在埋入过程中应检查护筒是否垂直,用线锤校正护筒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倾斜率不得大于1%,若发现偏斜,应及时纠正。陆上护筒埋放就位后,将护筒外侧用粘土回填压实,以防止护筒四周出现漏水现象,回填厚度约40-45cm,顶端高度高出(水面)地面0.2-0.4m,筒位距孔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
目前在校核护筒埋设位置采用的方法,校核中心位置和倾斜率需要通过不同的工具来测量,时间长、过程慢、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差,而且不能提高对中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护筒顶部校核护筒埋设位置的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校核护筒埋设位置时误差大、效率低的问题,操作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护筒顶部校核护筒埋设位置的装置,包括支撑板(1)、气泡水准器(2)、中心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3)、刻度尺(4)、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5)、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6)、护筒(7)和电池(8);所述的支撑板(1)为相互垂直等分的十字形板,上表面为刻度尺(4);所述的支撑板(1)上表面设置有气泡水准器(2)和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6);所述的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中心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3)和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5);所述的中心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3)位于支撑板(1)的下表面的十字中心处;所述的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5)位于距支撑板(1)A尺的下表面十字中心5cm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1)为相互垂直等分的十字形板,支撑板(1)为伸缩板,根据实际护筒(7)的直径进行伸缩;所述的支撑板(1)具体刻度范围为:第一层尺从中心向第一层尺末端的数值范围为0~60cm, 第二层尺从第一层尺末端到第二层尺末端数值范围为60~90cm, 第三层尺从第二层尺末端到第三层尺末端数值范围为90~12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泡水准器(2)设置在支撑板(1)的第一层尺A尺的向左15cm的位置,距A尺两边宽向边缘尺寸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6)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的十字中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处红外线发射装置(3)和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5)镶嵌在支撑板(1)内,在支撑板(1)内部安装电池(8)连接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6);当手动激光红外线按钮(6)按下时,支撑板(1)下表面的中心处红外线发射装置(3)和5cm处激光红外线发射装置(5)会发射红外光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优点是:提高护筒埋设的准确性,通过调整支撑板上刻度线对中与气泡水准器的整平,提高对中整平的精度;效率高、体积小巧,方便携带,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1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管桩辅助打桩装置
- 下一篇:搅拌灌浆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