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管及吸收式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2276.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彤;秦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泰美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4 | 分类号: | F25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红;常亮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馏管 吸收式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 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 结构增加 气相冷凝 弯曲设置 制冷效率 氨蒸气 混合气 管内 阻流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管及吸收式制冷系统,通过将精馏管弯曲设置,并在精馏管上成型阻流结构增加管内阻力,使水蒸气在精馏管内尽可能多的气相冷凝,增加混合气中氨蒸气的比例,提高制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管及吸收式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精馏实质是多级蒸馏,在一定压力下,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或饱和蒸气压不同,使轻组分(沸点较低或饱和蒸气压较高的组分)汽化,经多次部分液相气化和部分气相冷凝,使气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浓度逐渐升高,从而实现分离。
大型液体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系统由发生器、精馏器、冷凝器、调节阀、蒸发器、吸收器以及氨水泵组成,氨水泵将吸收器中的氨水浓溶液输送至发生器,经加热蒸发处的氨蒸气和部分水蒸气进入精馏器,经冷却,水蒸气凝结成水重返发生器,纯氨蒸气则进入冷凝器冷凝液化,液氨通过调节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的氨蒸气返回吸收器,被从发生器返回的稀溶液吸收而成浓溶液,再由氨水泵送至发生器,从而形成制冷循环。
传统结构精馏管通常为直管形式,氨蒸气与水蒸气在精馏管内运行时,不利于水蒸气的液化,混合气体中掺杂较多的水蒸气,混合气中氨蒸气的比例相对较低,且氨蒸气极易溶于水,最终导致进入冷凝器部分的氨蒸气减少,制冷效果差。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精馏管结构,使水蒸气在精馏管内尽可能多的气相冷凝,增加混合气中氨蒸气的比例,提高制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管及吸收式制冷系统,通过将精馏管弯曲设置,并在精馏管上成型阻流结构增加管内阻力,使水蒸气在精馏管内尽可能多的气相冷凝,增加混合气中氨蒸气的比例,提高制冷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管,包括精馏管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制冷系统的发生器,另一端连接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所述管体上至少一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呈S型弯折形成弯折段,至少所述管体的弯折段上自外向内压制成型有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处的管径小于其他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阻流结构为均匀分布于所述弯折段上的凹点,所述凹点向管体中心处凸起。
优选的,所述凹点沿管体中心呈对称设置,且沿管体长度方向呈交错分布设置。
优选的,管体同一圆周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凹点,在其长度方向上,下一位置处的凹点偏离上一位置处的凹点90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凹点为球面结构,且所述凹点的四周边缘与管体为曲面过渡。
优选的,所述凹点分布于管体的外壁上,并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线分布。
优选的,所述阻流结构为均匀分布于所述弯折段上的波浪形压痕或环形压痕或螺旋形压痕,压痕向管体中心一侧凸出。
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精馏器、冷凝器、调节阀、蒸发器、吸收器以及氨水泵,所述精馏器采用上述精馏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制冷系统用精馏管的优点是:
通过将精馏管弯曲设置,并在精馏管上成型阻流结构增加管内阻力,使水蒸气在精馏管内尽可能多的气相冷凝,增加混合气中氨蒸气的比例,提高制冷效率。
此外,通过将凹点交错分布设置,使得蒸气在前进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路径,进一步提升阻力,更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泰美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泰美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2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