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2696.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林佳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兰斯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24;F24F11/89;F24F3/16;F24F13/28;F24F110/64;F24F110/70;F24F110/72;F24F110/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徐洋洋;韩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通道 吸音棉层 出风通道 吸附层 新风控制装置 进风通道 新风系统 出风口 吸音层 负离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过滤器 第一过滤器 电加热装置 空气净化器 波纹结构 空气处理 送风支路 吸附装置 一端连接 加湿器 上表面 吸音孔 内壁 | ||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一端连接至进风口上,所述进风通道上还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上表面设有波纹结构,所述吸附层为0.1-0.5mm;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风口上,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接至出风通道上,所述第一通道中设有第一过滤器;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出风口上,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出风通道上,所述第二通道中设有第二过滤器和吸附装置;
所述出风通道中设有PM2.5空气净化器、加湿器、负离子发生器、电加热装置,所述出风通道连接至分风通道上;
若干送风支路,所述送风支路连接至所述分风通道上,所述分风通道上还连接有新风控制装置,所述新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分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通道内部设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包括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中间的吸音孔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孔层上设有第一吸音孔阵列和第二吸音孔阵列,所述第一吸音孔阵列近所述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吸音孔阵列近所述第二吸音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中设有传感器和电控装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有第一电动风门,所述第二出风口上设有第二电动风门,所述第一电动风门和第二电动风门由所述电控装置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PM2.5传感器,VOC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中设有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近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复合纳米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层、纳米层、第二过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孔径,所述第二过滤层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兰斯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兰斯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26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智能多效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