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农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2874.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沈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支杆 种子计量杯 操作连杆 啮合齿轮组 料斗 本实用新型 锥形尖嘴 插土 提手 转动 播种 简易 机构组成 偏远山区 操作杆 地形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农耕装置,由料斗、提手、操作连杆、圆形空心支杆、种子计量杯、啮合齿轮组、插土机构组成;所述料斗一端插入至圆形空心支杆内;所述种子计量杯设置在圆形空心支杆内,并位于料斗正下方;所述啮合齿轮组位于圆形空心支杆内,并同时与种子计量杯和操作连杆连接,操作连杆位于圆形空心支杆外,利用操作杆的转动,通过啮合齿轮组带动种子计量杯转动;所述提手固定在圆形空心支杆外侧并位于操作连杆上方;所述插土机构包括固定在圆形空心支杆底部的锥形尖嘴,以及开设在锥形尖嘴端部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播种,使播种更加均匀、方便,不仅可以适用于偏远山区的地形农耕,而且农耕效率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农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偏远山区来说,许多大型的农业机械很难适应其农耕需求,依然需要人工播种、收割。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小型轻便的农耕装置,以便适用于偏远山区特殊的地形农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农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农耕装置,它由料斗、提手、操作连杆、圆形空心支杆、种子计量杯、啮合齿轮组、插土机构组成;所述料斗一端插入至圆形空心支杆内;所述种子计量杯设置在圆形空心支杆内,并位于料斗正下方;所述啮合齿轮组位于圆形空心支杆内,并同时与种子计量杯和操作连杆连接,操作连杆位于圆形空心支杆外,利用操作杆的转动,通过啮合齿轮组带动种子计量杯转动;所述提手固定在圆形空心支杆外侧并位于操作连杆上方;所述插土机构包括固定在圆形空心支杆底部的锥形尖嘴,以及开设在锥形尖嘴端部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圆形空心支杆内设置种子计量杯,用于放置种子,然后通过啮合齿轮组、操作连杆以及插土机构的配合,可实现快速播种,使播种更加均匀、方便,不仅可以适用于偏远山区的地形农耕,而且农耕效率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料斗,2-提手,3-操作连杆,4-圆形空心支杆,5-种子计量杯,6-啮合齿轮组,7-锥形尖嘴,8-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农耕装置,由料斗1、提手2、操作连杆3、圆形空心支杆4、种子计量杯5、啮合齿轮组6、插土机构组成;所述料斗1一端插入至圆形空心支杆4内;所述种子计量杯5设置在圆形空心支杆4内,并位于料斗1正下方;所述啮合齿轮组6位于圆形空心支杆4内,并同时与种子计量杯5和操作连杆3连接,操作连杆3位于圆形空心支杆4外,利用操作杆的转动,通过啮合齿轮组带动种子计量杯转动;所述提手2固定在圆形空心支杆4外侧并位于操作连杆3上方;所述插土机构包括固定在圆形空心支杆4底部的锥形尖嘴7,以及开设在锥形尖嘴7端部的开口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种子从料斗1倒入至种子计量杯5中。将本实用新型提至播种位置,此时锥形尖嘴7正对着土壤,然后用力将锥形尖嘴部分插入至土壤中。
而后,挤压操作连杆3,使其转动,从而通过啮合齿轮组6带动种子计量杯5转动,使种子被倒出,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到达开口8处,然后抬起本实用新型,完成播种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圆形空心支杆内设置种子计量杯,用于放置种子,然后通过啮合齿轮组、操作连杆以及插土机构的配合,可实现快速播种,使播种更加均匀、方便,不仅可以适用于偏远山区的地形农耕,而且农耕效率明显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2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