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3260.X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礼;李炯;徐瑞祥;韩文涛;孙宝臣;李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G01L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贾巍超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座板 测力 分布式智能 测力支座 球冠衬板 上支座板 球型 本实用新型 测力传感器 接触设置 上端凹槽 上表面 下表面 测力装置 连接螺栓 球面滑板 下支座板 相对独立 支座主体 连接板 上端面 上开口 下端面 桥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包括测力上座板、位于测力上座板下方的球冠衬板、设置在球冠衬板上端面与测力上座板下端面之间的球面滑板、设置在球冠衬板下方的下支座板、连接板、以及连接螺栓;测力上座板包括位于墩台上方的上支座板、至少四个设置在上支座板上端凹槽内的测力传感器、以及扣合在上支座板上端凹槽上开口处的上应变板;上应变板的下表面与测力传感器上表面接触设置,上应变板的上表面与桥梁下表面接触设置。本实用新型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不改变传统支座主体结构,仅将上座板结构进行轻微改变,测力装置相对独立,安装、维护和更换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适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球型支座,是一种能够实现竖向荷载自动动态测试的分布式智能支座,改造上座板结构,内置超低高度轮辐测力传感器,将测力传感器安装在上座板内部,实现竖向力动态测试。
背景技术
支座是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重传递到下部结构并具有适应桥跨变位功能的重要结构,而球型支座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随着时间推移、车速提高和荷载不断增加,支座病害逐渐显露并日趋严重,常见的支座病害主要包括:支座脱空、剪切变形超限、橡胶开裂、橡胶不均匀鼓凸变形、转角过大、横向位移过大、钢板锈蚀、连接螺栓断裂和连接座板开裂等,其中支座受力问题则是引起这些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支座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运营安全,保障支座安全至关重要。
桥梁支座作为梁部的支点,是各种荷载集中的部位,荷载在该处转化为支座所承受的竖向力、纵向力和横向水平力,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桥梁结构的实际载荷情况,实时监测桥梁支座反力变化情况,可以了解桥梁挠度、受力及桥上线路的状态情况,也可为桥梁状态评价提供依据,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目前,国内外研发的智能测力支座大都以在支座球体或球冠位置附近安装应变片或其它类型传感器实现竖向力测试,且具有造价昂贵、制造困难、应用面小等缺点,尚没有一种性价比高、受力明确、耐久性强的可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球型智能测力支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改变球型支座主体结构,仅轻微改动支座上座板,内置特殊设计超低高度测力传感器,进而组合开发出一种分布式智能测力支座,实现支座竖向力动态测试,克服已有智能支座造价高、性能不稳定或不易推广等不足。
一种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包括测力上座板、位于测力上座板下方的球冠衬板、设置在球冠衬板上端面与测力上座板下端面之间的球面滑板、设置在球冠衬板下方的下支座板、连接板、以及连接螺栓;
测力上座板包括位于墩台上方的上支座板、至少四个设置在上支座板上端凹槽内的测力传感器、以及扣合在上支座板上端凹槽上开口处的上应变板;上应变板的下表面与测力传感器上表面接触设置,上应变板的上表面与桥梁下表面接触设置;
连接板下端与下支座板连接,连接螺栓水平设置在下支座板上端,连接螺栓的端面与上支座板接触设置;
球冠衬板的下凸球面位于在下支座板的上凹面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下支座板的上凹面设置有与球冠衬板的下凸球面密封接触的密封圈。
在球冠衬板的下凸球面与下支座板的上凹面之间设置有石墨粉。
上支座板的下止口扣在下支座板上方。
测力传感器为超低高度轮辐式测力传感器;测力传感器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外径与轴向高度比为0.25。
在测力上座板上外置有R232或USB的数据接口;
测力传感器与数据接口数据连接。
测力上座板具有承载和测力双重功能;支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不受任何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3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承拉铰轴柱面支座
- 下一篇: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