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电池切割分解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6125.0 | 申请日: | 201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 |
主分类号: | H01M6/52 | 分类号: | H01M6/5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803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筒 支撑板 废旧电池 储水箱 回收装置 切割机构 旋转电机 传动带 切割 垂直 旋转电机输出轴 分解 本实用新型 垂直传送带 传送装置 身体危害 进料口 冷却管 再回收 支撑柱 分拣 水管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电池切割分解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传送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下发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内设有垂直传动带,所述垂直传送带上设有限位片,所述进料筒的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垂直传动带连接,所述进料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设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内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下方设有冷却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有水管。有益效果:提高了分拣的效率,同时减少了成本,且减少了对人员的身体危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且对废旧电池进行最大的再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电池切割分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废旧电池切割分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六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还有一节5号废电池就可以使一平方土地荒废等,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锰、汞、锌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还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98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上定出汞、镉、锌、铅、铬为危险废弃物。
现阶段,废旧电池的分解主要为人为的进行加工,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效率较低,同时程序较为复杂,投入成本较大,且污染环境。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废旧电池切割分解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旧电池切割分解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传送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下发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内设有垂直传动带,所述垂直传送带上设有限位片,所述进料筒的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垂直传动带连接,所述进料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设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内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下方设有冷却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有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储水箱通过所述水管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两侧均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设有切割杆,所述切割杆的下方设有切割刀片,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上方设有冲击箱,所述粉碎箱的下方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方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粉碎箱的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上方设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皮带,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端与所述震动电机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过滤板的下方设有粉末储存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一端设有气压分拣箱,所述气压分拣箱顶部设有气压瓶,所述气压瓶的一侧设有气压泵,所述气压分拣箱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储料箱,所述气压分拣箱的一侧设有气压输料管,所述气压输料管的一端设有负压箱,所述负压箱的顶部设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一侧设有负压出风箱,所述出风箱的下方设有负压箱,所述负压箱的下方设有负压口。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传送带,所述水平传送带上设有卡位,所述水平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水平传动电机,所述水平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水平传送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杆内设有压力伸缩杆,所述压力伸缩杆上套设压力伸缩弹簧,所述压力伸缩杆的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压力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滴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未经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6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入式液冷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电堆不同工况下温度分布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