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雨生红球藻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8238.4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星;周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0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生红球藻 本实用新型 支撑立板 培养基 太阳能发电板 培养装置 支撑基座 传统的 固定槽 支撑架 封闭式培养装置 温度提升 直接照射 前端面 壁面 失活 光照 室外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式雨生红球藻培养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培养基,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基座以及支撑立板,所述的支撑立板与支撑基座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板设置有培养基的固定槽,所述的支撑立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的固定槽的壁面设置有若干LED阵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相比传统的传统的放置在室外的封闭式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雨生红球藻,造成培养基内温度提升过高,造成雨生红球藻失活,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照对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发电,然后通过LED阵列对培养基内的雨生红球藻进行光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雨生红球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雨生红球藻对虾青素的积累速率和生产总量较其它绿藻高,而且雨生红球藻所含虾青素及其酯类的配比(约70%的单酯,25%的双酯及5%的单体)与水产养殖动物自身配比极为相似,这是通过化学合成和利用红发夫酵母等提取的虾青素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结构以3S一3’S型为主,与鲑鱼等水产生物体内虾青素结构基本一致;而红发夫酵母中虾青素结构则为3R一3R型.当前,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因此,利用这种微藻提取虾青素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天然虾青素生产的研究热点,薄层培养基光照培养可高密度快速的培养雨生红球藻,而直接采用太阳直射薄层培养基会造成培养基内温度极高,需要额外的制冷设备进行温度调节,耗能较大,成本较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封闭式雨生红球藻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式雨生红球藻培养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培养基,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基座以及支撑立板,所述的支撑立板与支撑基座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板设置有培养基的固定槽,所述的支撑立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的固定槽的壁面设置有若干LED阵列,所述的的培养基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的培养基内设置时有用于容纳培养液以及雨生红球藻的腔体,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LED阵列连接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立板的底部固定有铰接杆,所述的支撑基座的两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的铰接杆的两端铰接设置在铰接座上,所述的支撑基座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轴承、连接轴以及驱动马达,所述的第一斜齿轮套接并固定在铰接杆上,所述的所述的轴承的外圈与支撑基座固定,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所述的连接轴的另一端依次套设并固定第二斜齿轮与第一直齿轮,所述的驱动马达与支撑基座固定,驱动马达的转动轴与第二直齿轮固定,所述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基分别设置有营养液接口、气体接口以及污废排出接口,所述的营养液接口、气体接口设置在培养基的下端,所述的污废排出接口设置在培养基的上端,所述的培养基内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气管,所述的气管的管壁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的气体接口与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相比传统的传统的放置在室外的封闭式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雨生红球藻,造成培养基内温度提升过高,造成雨生红球藻失活,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照对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发电,然后通过LED阵列对培养基内的雨生红球藻进行光补,可通过控制LED阵列的光亮度对培养的雨生红球藻进行光补,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驱动马达太阳能发电板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地域直射角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闭式雨生红球藻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培养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8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DNA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菌种现场接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