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及自动停车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0200.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格;周雪峰;黄丹;程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H6/36 | 分类号: | E04H6/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组件 运输车本体 自动运输车 导轨式 自动停车场 导轨 正交 距离感应模块 导轨移动 供能元件 控制模块 支撑机构 停车位 舵轮 本实用新型 电气组件 机构设置 轨道式 运输车 连通 配合 行驶 | ||
1.一种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车本体;
舵轮机构,所述舵轮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且所述舵轮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运输车本体移动;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及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可与X轴方向的导轨移动配合、并支撑所述运输车本体,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与Y轴方向的导轨移动配合、并支撑所述运输车本体;
距离感应模块,所述距离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所述舵轮机构及所述距离感应模块相互配合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或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位置;及
供能元件,所述供能元件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所述供能元件分别与所述舵轮机构、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距离感应模块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可根据定位到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位置,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使得将与所述导轨接触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切换为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从而改变移动方向;
或所述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可根据定位到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位置,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使得将与所述导轨接触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切换为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从而改变移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三侧面及所述第四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轮、支撑杆、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升降驱动件,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件,所述减振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设有靠近所述固定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板面、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板面、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第三板面、及靠近所述第四侧面的第四板面,所述第一板面、第二板面、第三板面及第四板面上均设置有所述距离感应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包括第一支撑轮及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包括第一凹台部、及两个第一凸台部,所述第一凹台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台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轮包括第二凹台部、及与所述第二凹台部连接的第二凸台部;
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一支撑轮,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二支撑轮;或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二支撑轮,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一支撑轮;
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一支撑轮,位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二支撑轮;或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二支撑轮,位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所述支撑轮为所述第一支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动件一端与所述运输车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舵轮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上还设有承接面,所述承接面上设有连接部,用于支撑汽车的支撑架可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承接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02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式立体停车宝
- 下一篇:轮轨结构、智能停车场及智能物流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