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用的抽风设备及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2731.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9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林;张米乐;段国腾;汤华杰;曹海峰;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海林;曹海峰;马雷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健君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刘洁;金丹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部 扇叶 外框 空气颗粒物 抽风设备 检测设备 转动机构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内壁 高性能驱动 凸出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出风口 进风口 有效地 外周 研发 加工 围住 零部件 组装 外围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用的抽风设备及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外框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连接有扇叶支承部,外框设置在转动机构和扇叶支承部的外围,扇叶支承部的外周和外框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进风口,底座和外框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部分扇叶支承部自外框围住的空间凸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部分扇叶支承部设置在外框的外侧,可以提升薄尺寸抽风设备的性能,实现在其中设置高性能驱动件的目的,同时还保证了抽风设备整体结构尺寸不被改变。此外,由于未对相应的转动机构做改变,因此无需提升其中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及其组装精度即可直接满足使用需求,有效地节约了相应的加工、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用的抽风设备及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上已有很多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例如,PM2.5传感器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净化器、新风机、检测仪等环境检测与治理领域。
目前,设备的小型化是空气颗粒检测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降低厚度是小型化的一个重要方式,而降低厚度的主要挑战是,在不降低抽风设备的性能的情况下,如何将例如PM2.5传感器中的抽风设备制作得更薄。
市面上的PM2.5传感器中使用的抽风设备主要分为两个型号,2006型抽风设备和2010型抽风设备。其中,2006型抽风设备的外框尺寸是20mm×20mm,厚度为6mm;2010型抽风设备的外框尺寸是20mm×20mm,厚度为10mm。
当将抽风设备安装在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如PM2.5传感器)中时,需要在传感器中设置配合抽风设备进风位置的空间作为负压舱,来形成稳定的气流。2006型抽风设备能够节约传感器的内部空间,但是超薄的风扇由于厚度太小,转动机构空间不够,导致里面的轴承、轴心、扣环、储油舱等在这样小的空间中很难排布开,所以需要减小每一部分的尺寸,同时提高加工精度。这样的转动结构,不仅会导致风扇性能下降、寿命减小,对动平衡要求高,对部件精度组装精度要求高,而且小尺寸、高精度还会带来成本的巨大增加。而2010型风扇,在传感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空气颗粒检测领域,但是由于2010型风扇厚度过大,放到超薄的传感器中会严重缩小负压仓的体积,导致无法形成稳定的气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用的抽风设备及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以使得抽风设备的结构尺寸和抽风设备性能满足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的性能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用的抽风设备及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空气颗粒物检测设备用的抽风设备,包括底座、外框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连接有扇叶支承部,所述外框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扇叶支承部的外围,所述扇叶支承部的外周和所述外框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底座和所述外框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部分所述扇叶支承部自所述外框围住的空间凸出。
可选地,所述抽风设备还包括扇叶,所述扇叶支承部包括设置在扇叶支承部远离所述底座的端侧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的围板,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围板靠近所述底座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远离所述底座的端侧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多占所述围板高度的30%、50%或80%。
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远离所述底座的端侧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占所述围板高度的20%、30%、50%或70%。
可选地,所述底座以及所述底板均呈圆形,所述围板与所述外框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风道,所述环形通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外框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海林;曹海峰;马雷,未经崔海林;曹海峰;马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2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式气体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气味采集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