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3617.8 | 申请日: | 201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彬;马金龙;马军甲;朱天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联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18;G02B6/44;G01K1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光纤 缆芯 光纤传感单元 单芯电缆 光纤光栅 温度监控 环绕式 抗拉芯 双丝 绝缘层 导体 填充材料 包覆 智能 外部 结构设计优化 本实用新型 发生移动 优化设计 监控 管内 轴向 填充 电缆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缆芯包括导线、光纤传感单元,导线位于缆芯中部,导线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光纤传感单元位于导线外部,光纤传感单元包括抗拉芯、光栅光纤、保护管,抗拉芯和光栅光纤位于保护管内,绝缘层外部包覆有填充材料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结构设计优化合理,缆芯内设有用于监控温度的光栅光纤,可以对电缆温度进行快速精确监控,光栅光纤围绕抗拉芯布置,保证光栅光纤的轴向抗拉强度,同时缆芯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有效保证使用时光纤传感单元位置固定,不发生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导体会产生热量,在超额负载、局部缺陷、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电缆导体较正常情况下的发热会增大,在长期超高温运行下,绝缘材料迅速老化变脆,绝缘被击穿导致短路,甚至起火,造成严重事故。通常,电缆的敷设方式在常规的定期巡视中很难发现其潜在缺陷,往往是已经出现故障,甚至是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后,才进行补救。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对电绝缘,传输距离远等优点,但国内现在是采用将光纤缠绕在电缆外侧进行测温,这样导致外部温度对测试精度干扰极大,实际测试的温度更接近外部温度,而不是电缆导体运行温度,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此外,当光纤受到外力时,对光纤测温精度也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包括:缆芯、外护层;
缆芯包括导线、光纤传感单元,导线位于缆芯中部,导线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光纤传感单元位于导线外部,光纤传感单元包括抗拉芯、光栅光纤、保护管,抗拉芯和光栅光纤位于保护管内,绝缘层外部包覆有填充材料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外护层包覆在缆芯外部。
优选地,光栅光纤围绕抗拉芯布置。
优选地,保护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填充材料包括多根填充条,多根填充条和光纤传感单元围绕导线沿圆周分布。
优选地,保护管外壁抵靠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缆芯包括导线、光纤传感单元,导线位于缆芯中部,导线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光纤传感单元位于导线外部,光纤传感单元包括抗拉芯、光栅光纤、保护管,抗拉芯和光栅光纤位于保护管内,绝缘层外部包覆有填充材料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结构设计优化合理,缆芯内设有用于监控温度的光栅光纤,可以对电缆温度进行快速精确监控,光栅光纤围绕抗拉芯布置,保证光栅光纤的轴向抗拉强度,同时缆芯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有效保证使用时光纤传感单元位置固定,不发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双丝环绕式温度监控单芯电缆,包括:缆芯、外护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联智能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联智能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3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