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排放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4905.5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谭锦环;段安贵;黄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广巨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本体 出口端 排放 椎体 汽车尾气排放 接口端 出口平面 规则矩形 合理设置 排气系统 竖直向下 四棱锥状 尾气排放 圆形接口 中心轴线 不规则 夹角为 排气管 圈结构 顺畅性 倒角 底端 棱边 圆口 成型 | ||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罩,包括:接口端,排放罩本体,出口端,排放罩本体为不规则四棱锥状且棱边处均设有倒角,接口端为与排气管连接的圆口通道且位于排放罩本体的椎体尖端,出口端为矩形且位于排放罩本体的椎体底端,所述出口端为规则矩形圈结构且相对于排放罩本体椎体边缘竖直向下,圆形接口端的中心轴线与出口端出口平面的夹角为45°~51°,结构倾斜角的合理设置使尾气排放罩的成型率提高,同时提升排气系统的顺畅性避免回呛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排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排放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汽车生产成本的降低,汽车正逐步代替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成为最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虽然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兴起,但受到现有技术的限制,汽油仍是汽车的主要燃烧能源,不可避免的产生排放尾气,汽车尾气排放罩尾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尾气排放罩,并通过尾气排放罩释放到外界大气中,尾气排放罩安装在尾气排放管尾端;撇掉排气管内部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尾气排放罩主要分为不规则圆柱形,特别是在马力较大时产生的震动及轰鸣声较大,甚至由于尾气排放罩的结构不合理导致尾气回呛现象,影响汽车尾气顺畅流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尾气排放罩,包括:接口端,排放罩本体,出口端,排放罩本体为不规则四棱锥状且棱边处均设有倒角,接口端为与排气管连接的圆口通道且位于排放罩本体的椎体尖端,出口端为矩形且位于排放罩本体的椎体底端,所述出口端为规则矩形圈结构且相对于排放罩本体椎体边缘竖直向下,圆形接口端的中心轴线与出口端出口平面的夹角为45°~51°,结构倾斜角的合理设置使尾气排放罩的成型率提高,同时提升排气系统的顺畅性避免回呛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罩,包括:接口端1,排放罩本体2,出口端3,排放罩本体2为不规则四棱锥状且棱边处均设有倒角,接口端1为圆口通道用于与排气管连接且位于排放罩本体2的椎体尖端,出口端3为矩形且位于排放罩本体2的椎体底端,所述出口端3相对于排放罩本体2椎体边缘竖直向下的规则矩形圈结构,其中,圆形接口端1的中心轴线与出口端3出口平面的夹角为45°~51°。
所述尾气排放罩为近似四棱锥结构且出口端3为矩形圈结构,相较于传统圆柱形尾气罩可有效避免尾气的涡旋排放,减小尾气排放噪音,提升汽车行驶过程的静音效果。
优选的,所述汽车尾气排放罩,所述接口端1,排放罩本体2,出口端3 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汽车尾气罩结构避免后期机床加工带产生的误差及装夹困难,无机床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利用磨具成型时由于接口端 1与出口端3出口平面之间的角度设计合理,更易脱模,报废率下降,接口端 1与排放罩本体2短边一侧的连接颈处模压折叠现象降低80%左右。
优选的,所述汽车尾气排放罩,所述排放罩本体2的侧面与出口端3出口平面的夹角为50°~55°。
所述当排放罩本体2的侧面与出口端3出口平面的夹角设计合理时,可保证由排气管排出的汽车尾气顺利排放,不产生回呛;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车尾气本身的推力及汽车行驶惯性的双重作用下,尾气在靠近地面一端平稳排放到外界大气中杂音量减少15%左右。
优选的,所述汽车尾气排放罩,所述排放罩本体2的前板21的中部与出口端3出口平面的夹角大于前板21对称两侧与出口端3出口平面的夹角。在前板21中,中间板部的锥度大于两侧,当汽车尾气排量过大可暂时起到缓冲作用,尾气接触中间大锥度板面时会由压力驱动向两侧流动,避免造成尾气回呛,保证尾气排放的畅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尾气排放罩结构示意图;
主要结构序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广巨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广巨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4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废能驱动的发电机工作装置
- 下一篇:支架结构、排气系统及车辆